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8月22日 星期一

    梦回中国

    作者:朱 竞 (长春) 《光明日报》( 2011年08月22日 12版)
    郑万里等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回望一百年前,太平洋上风高浪险,岁月的河流,滔滔向东。船只在风浪中摇摆行驶,无数华工在阴暗的船舱里黯然神伤地相互对视,他们不知道自己将踏上的是怎样一片陌生的土地,更不知道随之伴着他们的是无尽的苦难和生存的艰辛。这就是为纪念孙中山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为那场革命付出生命及财产代价的华侨华人而作的《梦回东方——华侨华人百年心灵史》,它生动地再现了一百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海外移民潮,那些华侨华人一直在寻找着自己的梦——祖国梦,富强梦,复兴梦。身处异国他乡,他们常常梦回故里,思念祖国,他们深深地把屈辱的历史铭记在册,他们心系着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翻开《梦回东方》,如同走进了近代史的展览馆。一个个历史画面、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不断地从眼前走过,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故事栩栩向我们展开。我们沿着“黄花挽歌”、“血泪交融的金山梦”、“被蓝色波涛唤醒的东方人”、“‘伦敦蒙难’震惊侨界”、“一场狂飙式的思想论战”、“南洋吹响革命号角”、“古老帝国走向共和”、“羸弱母体上的共和蓝图”、“延绵的强国梦”一路走来,看到那斑斑血泪、伤痕累累的路上,遍布着革命先驱的足迹。无论是在加拿大维多利亚华人坟场,还是在英国利物浦安德尔公墓;无论是美国加州沙斯达县区被驱赶被鞭打的华工,还是太平洋铁路上的血泪身影、天使岛上如血的泣诉,都在诉说着华侨华人百年来的流亡史、血泪史、奋斗史、移民史及革命史。

        沿着伟人孙中山在海外发动革命的足迹,探寻华侨华人的今世前生,追寻华侨华人饱经沧桑的百年心路历程,可以看到,华侨华人在陌生的土地上、陌生的文化中、陌生的语境下,创造了革命的奇迹。

        据史料统计,在海外,华侨华人达4000多万人,那是我们同根的兄弟姐妹。而这个庞大的群体却长期被误读、甚至被遗忘。对于华侨史来讲,真正具里程碑意义的即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在当时被视为新潮流的改良思想,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人士不仅在政治上,而且在思想领域里,用革命代替了改良,真正打破了封建主义,这是两个很重要的变化。这本书,把视点投向海外华侨对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贡献。

        真实讲述历史,对于后人来说是有难度的。《梦回东方》不回避历史及历史的错误,包括伟人的错误,因为伟人也是凡人。这需要对历史怀有同情,要用理性的宽容来理解当时的历史事件。呈现真实的历史,要在历史对当代的贡献与局限之间加以权衡,作出实事求是的历史评价。这需要一个认识的过程,而认识的过程又是漫长的,等待这个过程往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甚至是鲜血和生命。因此,我们要同情地审视历史,努力分析理解历史留给我们的素材,从而近距离地了解历史,客观地评价历史。

        作为具有史料价值、文献价值、思考价值、反思历史价值的《梦回东方》,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历史的原始素材,为我们了解和重新审视中国近代史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它还有一定的现实感、历史感,以及未来感,未来感包含着忧患意识、反思历史的意识。作者不是简单地回顾历史,不是简单地把眼光定格在某一个时段上,而是着眼于当前现实,这样对历史的回顾才有意义,对历史研究才有目标感。

        今天,当我们隆重地举行各种纪念辛亥革命百年的活动时,很多人都对一百年前那场选择进行反思,很多学者又重新提出了“告别革命”,达到“自由、民主、文明”的话题,这是可贵的。回望辛亥革命,若没有深刻的反思,仅仅靠一种歌颂和纪念,那么这一百年也只能是一个简单苍白的符号。

        回首这条百年共和的坎坷路,风雨兼程的中华民族承载着几千年文化的传统历史,多少人期盼着梦回东方,梦回中国。

        (作者为文学评论家、作家)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