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更好地回答当前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通俗理论读物《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1》日前由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在全国各地新华书店发行。
勇于面对热点焦点
“《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1》一书鲜明地体现了直面现实的特点。翻开这本书,怎么保持物价稳定、怎么解决分配不公、怎么解决住房问题、怎么解决就业难、怎么解决看病难、怎么实现教育公平、怎么解决发展不平衡、怎么遏制腐败现象蔓延8个问题,都是对当下重大问题进行的解答和回应。”中央党校副校长张伯里这样评价。
为真正把准社会脉搏,摸清群众所思所想,中宣部理论局组织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并在人民网、新华网公开向网友征集选题,了解广大网民关注的问题。经过反复研究讨论,提炼概括出8个问题。这些问题说到底是来自群众、来自实践,是当前社会热点难点的集中反映。
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宣部理论局从2003年起就组织编写“理论热点面对面”通俗理论读物,而今年这本书之所以取名为“从怎么看到怎么办”,就是要既通过分析原因、解释现象回答“怎么看”,又通过解读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阐明对群众的利益安排回答“怎么办”,以指明解决问题的前景和方向,更好地凝聚干部群众同心同德战胜各种困难、推动改革发展的信心和力量。
细细看这本书的目录,还会发现每一个题目下都有五六个小题目,如“调控持续加力、分配不公仍凸显”“‘问诊’看病难:症状缓解还须治疗”“‘实现’有学上,公平问题仍突出”“成效问题并存:反腐不可松劲”……北京大学一名学生这样说,“《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1》对成绩不夸大,对问题也不回避,问题原因剖析也非常深刻,充分展示了直面现实的勇气。”
满足群众的理论需求
“民以食为天,顿顿都要吃饭”“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价格贵不贵,要看摊位费”“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如果不是亲自阅读,相信很少有人会想到上面的这些话摘自一本理论读物。
“这本书没有滔滔不绝的长篇大论,而是用非常通俗的语言来回答老百姓关注的一些问题,让人感到非常亲切。”北京一位居民如是说。
理论关注现实,才能展现其魅力;理论贴近群众,才能为群众所接受。《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1》中的8个问题都是难点问题,能够讲清楚、说明白不是件容易的事。但这本书把专业术语变成老百姓能够看得懂,摸得着,见得到的例子。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高和荣分析指出,《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1》努力以群众熟悉的语言和事例来解释理论、讲述理论,使理论生活化、大众化,让群众感到亲切,引起群众共鸣。
“这本书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不回避问题,是一本反映民生、贴近民意,打动民心的好书。”“这些语言让我们感觉比较轻松,比较愉悦。”在网上,类似的留言很多。的确,这本书不是从抽象到抽象地说理,也不是从概念到概念地泛泛而谈,而是将理论以活泼轻快、清新朴实的面貌展示出来。
走近人民群众,展现理论魅力
“《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1》讲的都是咱老百姓身边的事儿,还专门针对现实问题谈该怎么办,让人觉得心里亮堂堂。”北京铁路二中退休教师沈世贤对记者说。
北京、吉林、河南、陕西、广西、湖南、安徽等地纷纷开展了赠书、读书、宣讲等活动。一本本《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1》,走进千家万户。
8月9日,北京花乡樊家村文化大院。“怎么解决住房问题”“怎么解决看病难”“怎么解决发展不平衡”……8个宏观的热点、难点问题,被8位宣讲员呈现在村民面前。黄土岗村的于翠平和300多名乡亲坐在台下,听了一个半小时没挪步,“看病难、上学难等问题正在逐步解决,社会在进步。我们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读者普遍表示,这本书拉近了理论和群众的距离,促进了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可以说,这是一本反映民声、贴近民意、打动民心的好书,看问题用的是“百姓视角”,讲道理用的是“百姓语言”,举例用的是“百姓故事”,落脚点也是“百姓需求”。
“这本书紧扣热点问题,解开了我们思想上的很多困惑”“书中涉及的都是热点焦点问题,但却没有一味地去讲高深的道理,而是通过形象的语言,以浅显易懂的方式讲述,很容易让老百姓接受”……网络上的许多留言也证明着《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1》的魅力。
(据新华社北京8月21日电 记者隋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