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乃至全国,金山区山阳镇都很出名——这个44.6平方公里,3.5万人口的乡镇,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人会吹拉弹唱。2008年11月,该镇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民乐)文化艺术之乡”。
在金山乃至上海,山阳中学的吴永祥更出名——这位74岁高龄的特级教师,在农村一扎就是50年,他是优秀的数学教师,更是金山农村艺术教育的发端人。山阳镇的音乐工作者,超过三分之一都是他的学生。
从音乐开始,做些改变
1960年一个夏天的傍晚,刚从上海师院数学专修科毕业的吴永祥,坐了几小时的汽车,又坐了5个小时的船,才从上海市区辗转到了山阳镇。
当晚,学校的窘境让吴永祥失眠了:全校只有5间教室,没有操场,没有围墙,晚上连电也没有,只能点煤油灯。然而学生的学习习惯让吴永祥更为头疼:上课时,跑来跑去;放学回家就是玩,第二天不交作业;有的学生上初中了,连最基本的四则运算也搞不清楚。吴永祥感到有点绝望。
从小热爱音乐的他,突然想起了他的“宝贝”——乐器。周末,吴永祥回了趟市区,带回了一个笛子和一把二胡。每天上完课回到宿舍,吹吹拉拉,自娱自乐。
让吴永祥没有想到的是,学生们循着乐声而来,挤在狭小的宿舍里好奇地围观。从未见过乐器的孩子们,轮着摆弄,弄出声音了,便开心地哈哈大笑。
孩子们的兴奋劲让吴永祥找到了灵感:音乐可以滋润一个人的心田,甚至改变一个人的性格,那么为何不从音乐开始,为这所农村学校做些改变?于是,他从学校库房里找来一些坏乐器,自己修理,又向镇里的文艺宣传队借了一些,凑齐了第一支学生乐队的家当。几个月后,20多个孩子已经能演奏简单的乐曲。
几年后,山阳中学的学生乐队名气越来越响。吴永祥带着他们从田间地头,演到繁华街市,甚至走出国门。在“上海之春”音乐会上,山阳中学民乐队一举夺得业余组冠军。民乐队还应邀前往日本佑贺县参加亚洲秧歌节,演奏的江南丝竹乐曲博得满堂喝彩。如今,在山阳中学,几乎每个孩子都会一种乐器,总共10多支民乐队,还命名了手风琴、打击乐等特色班。
吴永祥法则:8-1>8
曾有家长担心,孩子学习民乐,会不会耽误学习?
1990年,山阳中学初一(5)班成立了民乐队,学生们大多一点乐理基础都没有。吴永祥带领全班学生,每天抽出1个小时,外加星期日半天的时间进行音乐训练。仅仅一年多时间,该班的器乐合奏《山阳新貌》就在上海市首届学生艺术节中获得二等奖,狮子舞《欢腾》获得创作三等奖、演出三等奖。
让家长们最为“服帖”的是,孩子们不仅在音乐上进步迅速,学习成绩同样喜人。初中三年,这个班除了获得5个艺术类奖项外,还获得市级体育奖项两个,学科竞赛奖10个,县级各类奖项35个。学生们参加各类劳动近百次,参加演出120多场次,没有一个学生喊苦叫累。孩子们都说,这样的学习很愉快!
在知识改变命运思维的主导下,许多学校都把教育重心放在智育,放在分数上。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更是先天不足。几十年来,吴永祥一直在山阳中学推行一条教育法则:8-1>8。他认为,如果学生一天的学习时间是8小时,那么拿出1小时的时间用于课外活动,如艺术、美术等,产生的效果一定好于8小时全部学习文化知识。
吴永祥名言:“班级在于活动”
在山阳中学,老师们都熟知吴永祥的一句经典名言:“生命在于运动,班级在于活动”。
在吴永祥看来,好动本就是孩子的天性,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理应针对青少年的身心特点,给予他们享受兴趣爱好的时间和空间,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
做了几十年班主任的吴永祥喜欢组织学生活动,在活动中与学生打成一片,在活动中团结学生,在活动中教育学生。他把所有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都奉献在班级活动中。
每天早晨6点30分,他就早早地来到了学校,做好各种准备工作。中午,一放下碗筷,他就走进班级,听学生吹、拉、弹、拨,纠正不正确的演奏姿势,讲述演奏要领。从一个个稚嫩的声音中,静心感受每个孩子渴求上进的心声,适时给予肯定、鼓励和指点。从一个个朝气蓬勃的身影里,发掘学生的优点,鼓励学生投身学校和社会的公益活动。
同行们说,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除去本专业以外,掌握一两件乐器并非新鲜之事。但像吴永祥这样深谙乐育之道,运用于专业教学,并且最终形成自己“如风风人,如雨雨人”的教育之道,在当今教育界、尤其是农村教育园地显得尤为可贵。他将艺术铺成了一条走不完的路,铺就在他坚守了半个多世纪的土地上,让知道他的每一个人不由得驻足凝望。
图为:吴永祥在为学生上音乐课。(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曹继军 颜维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