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澧县8月13日电(记者 唐湘岳 通讯员 张留)黑葡萄、绿葡萄、红葡萄,可你见过“金葡萄”吗?在湖南澧县2.7万亩的土地上,就种出了年产4.2万吨的“金葡萄”;年产值3亿元,种植户每亩纯收入万元以上。8月2日,澧县葡萄专场推介会启动仪式在湖南省新农村示范点张公庙镇黄河村举行,葡萄种植户肖金平乐呵呵地说:“一辈子都没赚过这么多钱,葡萄树可真是结了金粒粒咧。”
2010年,江西某大型连锁超市率先与澧县种植户签订了供货合同,谁料葡萄刚成熟,上海、武汉、长沙等城市商家便争相采购,等到江西这家超市拉着货车来采购时,葡萄早已抢购一空,种植户为此主动支付了数万元的违约赔偿金。讲诚信、果味鲜、无公害……良好的品牌效应产生市场联动,市场让澧县葡萄产业真正达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一亩葡萄十亩稻”也成为了现实。
怎么才能产生品牌效应?澧县进行了近20年的探索。
首先是政策推动:政府成立优质葡萄产业领导小组,财政每年拿出几百万元,无偿向种植户提供每亩5000元左右的资金扶持,信用社对诚信种植户提供每亩3000元—5000元贷款,今年澧县还在其商务部官方网站设立专页,力图实现网上交易。其次是科技促动:上世纪90年代末期,澧县在湖南农大“葡萄教授”石雪晖的指导下,率先解决了红色品种不能在南方着色的难题,双方通过十余年的共同探索,还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今年,澧县遭遇大面积春夏连旱,众多中小河流断流,部分水库干涸,农作物干渴缺水,可“金葡萄”竟丝毫没受影响。原来,澧县一直重视科技投入,万亩葡萄园采用滴灌技术,并设立了大型的储水罐,保证了葡萄园“有水喝”。再次是部门联动:7月底,由县委宣传部主导在江西南昌办起了新闻发布会,订单当天便已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