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理论最管用?什么样的理论宣传最能吸引人?这样的问题,看过《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1》通俗理论读物和同名电视专题片后,读者和观众可以获得最直接最鲜明的答案。北京铁路二中退休教师沈世贤对记者感慨道:“我是《理论热点面对面》的铁杆粉丝,每一本都买了。《从怎么看到怎么办》讲的都是老百姓身边的事儿,这一本还专门针对现实问题谈该怎么办。知道怎么办,让人觉得心里亮堂堂!”
村支书的焦急等待
20多天前,一位在基层当村支书的朋友急匆匆地给记者打来电话求助:“你快帮我打听打听,那本《理论热点面对面》今年还出吗?怎么还没见着呢?”原来,往年他都是根据当年的《理论热点面对面》给村民讲形势政策和理论辅导。今年都快8月了,还没见到这本书,于是心里没底了,“都怪自己理论水平低,太高深的理论书读不懂!”
一名基层村支书,焦急地等待想读一本书,这样的情形,记者在北京图书大厦和王府井书店也同样看到了。
8月13日上午,记者走进北京图书大厦,远远便能看见《从怎么看到怎么办》图书专架的醒目标牌,专架旁围满了翻阅这本书的读者。大唐电信数据所艾谦女士正专心致志地阅读“劳有所得 干有所值——怎么解决分配不公”这一章。记者问她为什么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她回答说,感觉身边存在一些分配不公的现象,想弄清楚到底有没有办法解决它。另一位读者——河北省高碑店北一铸造公司的职工焦可金在一旁说,他最关心就业问题,孩子找工作,想了解相关的政策。
像艾谦这样“寻医问诊”的人不在少数。记者在人头攒动的王府井书店,碰到一位与艾谦类似的读者——来自内蒙古鄂伦春旗阿里河林业局兴阿林场的贤少光。只不过,贤少光与艾谦兴趣点不同,他更关注“怎么解决看病难”,此次来北京,他便是带着孩子来看病的。“刚刚看了解决看病难的章节,我对这个问题了解得更透彻了。”贤少光乐呵呵地指着书本里的文字对记者说:“你看,书里面说了,要‘鼓励、支持大医院医生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坐诊、定期巡诊’,我希望以后不用大老远跑北京来啦!”
“现实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容易反映到人们的思想认识中,给人们带来思想上的困惑和情绪上的波动,人们希望得到有说服力的回答。”
中宣部理论局负责人8月4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编写《从怎么看到怎么办》这样的通俗理论读物,就是要通过入情入理地分析热点难点问题产生的原因、深入浅出地阐释和解读党和政府的政策措施,满足群众的理论需求,做好解疑释惑、析事明理的工作。如此阐释,点明了这本书的魅力所在,也点明了这本书广受欢迎的主要原因。北京图书大厦销售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怎么看到怎么办》自8月3日开始发售,截至8月13日上午11点10分,北京图书大厦一共售出2107册。足见人们对这本书的喜爱程度。购书的读者不仅有机关公务员和党员干部,更多的是普通百姓。
张老太的“必修课”
近两天,湖南省绥宁县张秀云老太太每天多了一项“必修课”——晚上8点至8点半,准时收看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播放的《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电视理论专题片。从保持物价稳定,到解决分配不公,再到化解住房难题,用张老太自己的话说,“个个都感兴趣”。“我一个不识字的老太太,没法读你们说的那本书嘛!现在好了,这个电视节目有图像,有声音,不妨碍我了。”张老太言语之中有种赶上时代潮流的自豪:“我现在不比你们‘文化人’落后了!”
8月11日,由中宣部理论局和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联合制作的《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理论电视专题片开始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播放,观众们发现,这部片子虽然是一部理论片,但丝毫不枯燥乏味,也不艰涩难懂,相反,清晰的逻辑思路、朴实的话语解说、令人信服的现场采访,都给人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中国传媒大学学生宋鹏飞在观看了前几期的节目后忍不住感叹:“节目里的每一句话都触动了我的神经,让我豁然开朗。”很多网友在观看了第一期节目后便迫不及待地在网上留言:“期待更新,请提供更多链接,收藏备用”;“很好!继续努力,大家都等着看完整版呢”……
是什么原因使得这样一部理论专题片深受欢迎?带着疑问,记者前往梅地亚新闻中心走访《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电视片的主创人员,期望找到答案。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总监郭振玺告诉记者,事实上,以电视片的形式来宣传、介绍、解答理论问题及其热点,中央电视台不是第一次。但相比于以往,从目前观众的反响来看,《从怎么看到怎么办》这个片子尤其受欢迎。总结成功的原因,最关键的一点是,受中宣部理论局的点拨和《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理论读本的启发,制作人员始终遵循镜头朝下、视角朝下的原则,以带着问题向基层求解、满怀诚意向群众请教的态度去录制节目,而不是事先设定一个逻辑层次,通过采访去证明一个预定结论。
这样的表达理念在记者对观众的采访中得到了印证。中科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职员曹名飞对记者表示,观看节目后的最大感受就是节目很真实,贴近人心,“如果我接受节目组采访,我也会说节目中所采访的那些人说的话,因为这些理论热点实际上就是生活热点,它实实在在地发生在所有人身上,每个人都感同身受。”
成功的背后是艰苦的付出。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对话》栏目制片人陈红兵对记者坦言,制作这种理论电视专题片没有太多可以“拿来便用”的经验,正因为这样,栏目组需要花费相当的气力去“拿捏”节目。譬如,为了使记者在采访时更好地和群众沟通,栏目组要求每位参与节目的记者都阅读艾思奇的《大众哲学》,从那里面学会如何通过生活化的语言来进行理论化的采访;而就节目制作来说,每位编导和记者都付出了巨大辛劳,“怎么解决发展不平衡”的编导李曼为告诉记者,为了拍摄这一集节目,光是她一个人的行程就相当于往返了一趟德国。
生活是理论的“试金石”
“民以食为天,顿顿都要吃饭”、“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价格贵不贵,要看摊位费”、“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
如果不是亲自阅读,相信很少有人会想到上面的这些话摘自《从怎么看到怎么办》。多年来,人们似乎早已习惯了理论“冷冰冰、灰蒙蒙”的面孔,不敢想本应是高深的理论,还能以这种活泼轻快、诙谐幽默、清新朴实的面貌展示出来,令人耳目一新。
“这让我们得到了深刻的启示。”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高和荣对记者分析指出,人们总是以为理论虽然来源于现实,但会高于现实,它是理论家们以抽象的语言构建起来的逻辑大厦,而难以为我们常人所理解与认识。然而,读完了《从怎么看到怎么办》,有一种新感觉,它告诉我们,理论不是现实世界之外的玄思与遐想,而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与把握,理论要想贴近群众、进入群众心里,就必须改革理论的表达形式,努力以群众熟悉的语言和事例来解释理论、讲述理论,使理论生活化、大众化,让群众感到亲切,否则体系再科学、形式再丰富、语言再华丽也难以引起群众共鸣。为此,湖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许中缘建议,在理论宣传的形式上,除了编辑通俗读本、拍摄电视专题片,还可以进一步拓宽传播渠道,比如,可以采用漫画甚至广告等形式来阐释理论观点,促进理论传播。
《从怎么看到怎么办》为群众喜闻乐见,表达形式通俗易懂、便于接受是其中重要原因,而内容上贴近现实、直面生活则是其根本原因。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我们的力量在于说真话。”《从怎么看到怎么办》正是敢于触碰群众生活中的敏感问题,敢于正视群众面临的热点难点,敢于道出群众心中的真情实感,才引起了群众的共鸣,迸发出理论坚实的力量。对此,浙江省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杨建华将其总结为“问题意识”的彰显。他说,追问是人类的高贵天性,理论宣传要走向大众,必须少一点空疏浮泛,多一点问题意识。这是理论的庄严使命。问题意识不仅是理论研究的生命和灵魂,也是理论宣传能否获得效果的基础与关键。我们只有直面现实,回答人们关心的重大问题,解释生活与实践出现的新现象、新情况,才能贴近大众,深入人心。
当然,“问题意识”中“问题”的获取,源自于对生活实践的深刻把握和准确提升,在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聂锦芳看来,这就需要理论研究工作者和理论宣传工作者认真“审视”现实,从对现实的反思和批判中,对重大而复杂的社会问题给予客观、全面的梳理和合理、系统的阐释,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寻找到线索,在表面平行的结构中看到等级和次序,在茫无头绪的过程中探究问题的症结,推动理论深深扎根于人心,最终找出“怎么办”的具体路径。
这,便是《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给予我们的深刻启示。
题图:热点问题面对面系列丛书《从怎么看到怎么办》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新京报记者 郭铁流摄
本报记者 肖国忠 本报实习记者 姬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