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8月12日 星期五

    提案精选

    数字资料能长久保存吗?

    数字存储,未必能取代纸质存储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8月12日 14版)

        案由 关于信息时代资料存储应注意采用多元方式的提案

        提案者 民盟中央

        提案内容 携带方便、存储量大的电子文本的优越性,使当今的人们对电子文件储存资料的方式越来越重视,而忽略了它的弱点。

        就资料储存的长久性和不被淘汰性来说,电子的高科技未必能够取胜纸质书本的“低”技术。恰恰是高科技电子数字媒介其材质和播放技术高速革新换代,积聚了文明断代的巨大危险。

        数字存储,短的也就10年左右。而理论上可保质100年的光盘存储技术目前尚无法确认。

        就目前资料储存情形看,具有文字和具有一定文字信息符号的古形态媒介物:甲骨文、金文、石刻、碑刻、简牍、帛书、纸质书籍等还没有更好、更长久的替代品出现。

        建议 建立健全国家和社会资料保存体系。启动和普及各级公益图书馆、档案馆、院校科研院所专业图书馆数字资源开发保护工程。研发应用技术方式可持续性的海量存储和播放设备设施。一方面,开展纸质媒介抢救性的数字化保护工程,将激光照排普及之前的书报刊尽可能数字化保存。另一方面,电子数字媒介内容中有记录保存价值的文字、截图,尽可能转换到纸媒介。

        有意识地为后世“制造”地下文物。日本在1970年举行大阪万国博览会时,在大阪城公园的角落埋藏了两个“时空胶囊”,其中放置了当时采集的两千多种物品,不仅有植物种子和布匹材料,还放入了松下牌的电视机和铁锅。我们可以借鉴,还可附上铂金或金箔质地的线路图、元器件制造技术表,相信后人有足够的聪明才智、技术工艺来复原我们现在的产品。这样的地下文物对后世将弥足珍贵。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