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了两点,一是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二是要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阐明了社会和谐对于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性。
稳定是国家和人民之福,动乱是国家和人民之祸。近代史上百年间,我国饱受列强侵略和军阀混战之苦,人民颠沛流离,生活极度贫困。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创造了长期和平稳定的良好环境。面向未来,谋求国家长治久安,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维护稳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之所以能够保持大局稳定,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众分享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从建党90周年的新起点出发,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迈进,同样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各项工作的最终目标、最高检验标准,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维护稳定,必须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通过促进和谐来保持稳定。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同时带来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和矛盾,这些问题和矛盾有时在局部表现得比较突出,影响社会稳定,必须认真解决。但是,我们所要的稳定不是“一潭死水”“鸦雀无声”,而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团结奋斗。处理社会矛盾特别是人民内部矛盾,不是要压制管制,而是要依法依理、公平公正地妥善处理相关各方的利益关系,使各方心悦诚服,握手言和,从而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达到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的目的。
维护稳定,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近年来的大量事实表明,社会管理水平直接关系着社会问题能否及时解决、社会矛盾能否有效化解。要按照党中央的部署,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使社会管理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顺应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治国理政能力的新期待。
改革程度越深、发展层次越高,挑战就会越多样、考验就会越复杂,只有与时俱进地提高社会建设和管理科学化水平,才能妥善处理各种问题和矛盾,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有效维护社会稳定。
(新华社福州8月11日电 记者涂洪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