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8月12日 星期五

    调研归来

    笔墨纸砚的命运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8月12日 14版)

        文房四宝和汉字相伴相随已经1700多年了,它既承载了中华文化,也是最具中国元素的符号之一。我们不能眼看着这个“国宝”衰弱。 

    ——姜昆

        笔、墨、纸、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因其融中国绘画、书法、艺术雕刻、文化装饰为一体的特性,成为中华文化之“宝”,统称为“文房四宝”。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文房四宝”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抢救古老的中华瑰宝,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把“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文房四宝的过去、现在与将来”列为重点专题调研项目,今年夏季及去年6月,文化组的委员赴安徽、浙江等地深入调研。

        挑战  传统工艺与现代市场的冲撞

        据考证,“文房四宝”之名源于南北朝时期。自宋朝以来,“文房四宝”特指湖笔(浙江省湖州)、徽墨(安徽省徽州)、宣纸(安徽省宣州)、端砚(广东省肇庆,古称端州)。

        调研组注意到,尽管我国各个产业的生产都在快速地现代化,但是笔墨纸砚的生产技艺基本上是传统的手工方式。在宣州看到,宣纸生产要经过108道工序,仅处理原料青檀皮就要三蒸四洗,还要经过日晒雨淋,竹条鞭皮、捶打,历时一年。其中,捞纸工双手整天浸泡在水中,体力消耗大;而烘纸工则常年处于高温作业之中。

        调研组还注意到,尽管耗费了那么大的体力和精力,但市场销售并不理想。除宣纸外,笔墨砚的产量都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在湖州,经营规模最大的王一品笔庄,2009年销售湖笔25万支,销售收入705万元,利润80万元。生产规模大的善琏含山湖笔厂年产毛笔55.5万支,销售收入340万元,利润11万元。砚,被古人誉为“文房四宝之首”,而今歙砚的生产,基本上是依托少数几位良工来维持。墨的生产方式原始、陈旧,规模难以做大,市场更小。

        挑战 产业发展与后继乏人的冲撞

        让人揪心的是,由于从事笔墨纸砚生产的工人普遍工资水平低于其他行业,从业者日渐稀少,后继乏人。上世纪90年代初,仅湖州善琏一个地区的制笔从业者就有2000多人,而到了2009年,整个湖州地区的从业者只剩下499名。

        糟糕的是,有些关键工序的技术人员,近10年都招不到人,只能延聘退休人员。其中的高端技艺,如徽墨墨模、徽砚的雕刻,都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核心内容,有些还是著名传承人的看家本领。这些高端人才已经完全呈现老龄化的趋向,直接影响到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挑战 传统书写与电脑书写的冲撞

        考察“文房四宝”由盛而衰的历史,可知主要是因书写方法在近代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深刻的变革。

        “文房四宝”在近现代遇到的第一次冲击,是铅笔、钢笔、圆珠笔等硬笔书法的普及。

        第二次冲击,是机械打字机的推广。

        第三次冲击,也是最大的冲击,就是当下电脑和手机等数字化书写工具的广泛运用。

        今天,“文房四宝”的市场急剧萎缩的要因,就是数字化时代带来的书写方式的革命,使得“四宝”从原来的高度普及变成了如今极少数人的书画专用。特别是墨和砚,由于书画家已经广泛使用成品墨汁,它们几乎成了收藏品。

        这种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之间的冲撞,显然不能用孰对孰错、孰好孰坏这样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来分析或评判。

        对策 引千年老树发新枝

        怎样促进“文房四宝”的发展呢?这是调研组“探宝”的目的。

        有这样一件事启发了我们,在上海世博会期间,湖州的周公笔庄开发生产了各种世博纪念毛笔,不仅扩大了销路,还促进了产业升级。

        对“文房四宝”,既有对传统文化形态的传承、保护、推广、发展的问题,也有把传统文化资源、文化积累转变成现代产业元素,转变成文化创造力的问题。

        在全国政协副主席郑万通的率领下,委员们边调研边思考。他们建议,应该将“文房四宝”生产企业由原来的轻工企业整体转为文化企业,降低税率,增加其他优惠政策。把现有的“文房四宝”生产企业的税率由17%降低到3%或以下。鼓励企业和个人捐赠扶持和保护传统文化产业,加大这种捐赠的税收优惠力度,应享受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纳税所得额的30%—40%。同时,尽快完成《文化产业促进法》,以法律形式确定国家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产业的基本扶持政策,最终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产业的法律政策体系。

        对策 宝要“藏”更要“用”

        经过不懈努力,我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笔墨纸砚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将“宣纸制作技艺”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湖笔制作技艺”、“宣笔制作技艺”、“徽墨制作技艺”、“宣纸”、“竹纸制作技艺”、“端砚制作技艺”、“歙砚”都已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但是,调研组听到的更强烈的声音是:宝要“藏”更要“用”,让“文房四宝”走进我们的生活。因此,他们提出的一系列建议中,首要的是扩大书法教育,推动书法进中小学课堂,弘扬中华文化,保护传统文化产业。郑万通副主席在调研中,深情回顾了他从小学书法的体会:“我们要坚定不移推进书法进课堂。小学生练了毛笔字,就知道中国字怎么个写法,就能够感受到中国字的美感和自豪感。练习书法对于提高综合素质,对传统的中华文化的传承绝对是必要的。高考可出一点书法知识题,占一分两分的题就能调动积极性。”

        令人欣慰的是,《关于文房四宝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专题调研报告》国务院领导十分重视,作了重要批示。

        2011年3月27日,国内第一个保护、传承和发展笔、墨、纸、砚传统工艺的“文房四宝发展基金”在京设立。该基金资助建立的“中国文房四宝文化园”接待了第一批中小学生。负责该基金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秘书长姜昆说:“文房四宝有着辉煌的昨天,也一定要有精彩的今天和灿烂的明天。”(本报记者 倪 迅)

        ●资料链接

        ■笔 2008年湖笔生产能力在10万支以上的企业有11家,占整个湖笔生产企业的20.34%和全部产量的56.58%。2009年湖州生产湖笔的企业与个体经营户58家,从业者499人,产笔443.3万支,销售收入815万元。

        宣笔在安徽的泾县和宣州有30余家企业和一些手工作坊,年产量500多万支。笔的产量逐年下降。

        ■墨 在安徽有生产企业25家,还有一些手工作坊,从业者700多人,年产墨锭200多吨,墨汁1千多吨,年产值仅4千多万元。

        ■纸 安徽省的宣纸生产,截止到2009年,有加工企业250余家,年产各类宣纸950吨、书画纸5000余吨,年销售额3亿元,实现利税5000余万元,出口创汇近500万元,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其中泾县为国内最大的手工纸生产加工基地,中国宣纸集团公司的产销占全行业的80%以上,是“文房四宝”行业中最大的生产企业。

        浙江的龙游宣纸从业者不到百人,2009年销售额1076万元。富阳的竹制纸厂2009年产值550万元。

        ■砚 歙砚企业和作坊214家,从业者4380人,年产量980万方,年产值约1.5亿元。除歙砚外,安徽还有宿州的乐石砚和淮南、寿县的紫金砚等。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