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8月12日 星期五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军队发展与民族兴衰”系列文章⑤

    用之可以尊中国

    ——谈谈人民军队充满朝气的军事文化

    作者:特邀嘉宾 国防大学马列教研部教授 肖冬松 《光明日报》( 2011年08月12日 13版)

        中国共产党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巨大的文化创新能力,在9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不仅领导广大军民创造了一系列战争和军事实践奇迹,且创造形成了充满朝气的军事文化。这一军事文化作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文化选择与创造的伟大成果,赋予人民军队以全新的灵魂、意志和献身精神,“用之可以尊中国”(引自辛弃疾词《满江红》)。

        无法估量的历史影响

        1840年以后,中国在抗击外来侵略的战争中,军事上死守“兵儒合流”、“以礼治军”,以奇异的愚顽演义了落后挨打的历史悲歌。随着体制内器物、制度改良先后失败,专制王朝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全面碎片化,其主导意识形态——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无可挽回地走向终结。

        传统中国形神俱散,凸显了诉诸全新的文化选择与创造,以先进文化引领国家和军队,再造“国魂”和“军魂”,以全新的战争方式夺回国家独立发展主体资格的时代课题。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在旷日持久、声势浩大的启蒙救亡和文化解放运动中,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民族自强企盼和中国现实国情相结合,锤炼出既反映时代潮流、又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文化精神,创造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文化,实现了对传统儒学的全面异质性颠覆,完成中国“主文化体系”的全面转型。这一文化解放、转型的过程,也是国魂和军魂的再造过程。党把这一过程积聚的精神力量释放于军事,以“土地革命”为指向重构、改造农民思想,使中华传统中那些富于奋斗进取、自由解放的优秀成份在以农民为主体的人民军队中复活,形成全新的军事文化。

        全新的军事文化充满朝气与活力。它紧紧围绕为国家、民族、人民英勇奋战的崇高文化使命,形成独特的军事文化精神。这种文化精神表现在军队整体形象和优良传统上,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表现在官兵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上,是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履行使命、崇尚荣誉。这是我军军事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贯穿于我军独具特色的军事哲学、军事战略、建军思想、作战思想、军事伦理、军事艺术等精神成果中,体现了军事知识、军事价值观、军事方法论的有机统一,把中华军事文化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作为马克思主义、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文化在军事领域的生动体现和具体展开,我军军事文化昭示了中华民族独立自强的正确道路,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与希望,成为广大军民的精神旗帜和主心骨,对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对推进中国军事发展产生了无法估量的历史影响。

        灯塔、旗帜与摇篮

        恩格斯说:“文化上的每一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民族现代文化精神的确立,先进军事文化的形成,使中国军事实践的面貌为之一新,民心士气为之大变。人民军队凝聚力和战斗力空前提升,在民族自强、富强的历史进程中显示出无与伦比的战斗意志、战斗作风、战斗精神。

        文化是展示生机和希望的灯塔。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明灿烂、英雄辈出的民族。然而,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等一系列军事、政治、外交的失败,一次次割地赔款,严重挫伤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和英雄情结,以致出现怀疑、否定民族复兴希望的“曲线救国论”、“亡国论”。与此完全相反,我们党领导人民军队高擎先进军事文化的火炬,以历时漫长、考验严酷、战斗频繁、献身悲壮的战迹,展示出“死护祖上尊严、血拼家国失地”的坚定信念和远大理想。这一切,让全民族以至全世界看到“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毛泽东语),彰显了重振民族自信、特别是民族精神的强劲活力与希望。

        文化是凝聚力量和意志的旗帜。在经济基础、武器装备等物质力量长期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人民军队能够征服险恶环境,打败一个个强敌,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先进军事文化功不可没。它是我军特有的精神优势和制胜法宝,是凝聚军民力量和意志、创造军事奇迹的巨大精神动力。这一军事文化蕴含的理念广泛渗透在整个社会,深深影响着民族心理、情感和精神,召唤无数优秀中华儿女奋不顾身,融入奔腾不息、浩瀚壮阔的民族独立、解放、自强洪流。一批批工农群众远离故土,弃家舍业,投身人民军队南征北战;一批批青年学生离开蒋统区,投身解放区,从书声朗朗的课堂走向硝烟弥漫的战场;一批批受伤、掉队、打散的革命战士不离不弃,忠贞不二,历尽万千困苦和屈辱,也要重归人民军队。这些都充分展现了人民军队的巨大凝聚力量。

        文化是塑造心灵和精神的摇篮。我们党从创建人民军队那天起,就把我军的性质、宗旨、理想、使命写在先进军事文化的大旗上,用先进的知识、理念、信仰和军事智慧塑造官兵心灵,培育出胸怀祖国和民族大义和远大理想目标、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顾全大局、紧密团结的革命风格,心系民众、患难与共的高尚情怀。这些精神品质都是伟大民族精神在军事领域中的展现,是现代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绚丽绽放。有了这种精神,在“雄关漫道真如铁”的征程中,才会出现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黄继光胸膛堵枪眼等壮举,才会谱写出万里长征、八年抗战、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史诗。

        时代精神的文化高地

        从我军历史看,我军军事文化总是在继承与创新中不断发扬光大。不论战争时期前线的搏杀牺牲,还是和平繁华时期戍边守岛的寂寞承受;不论三年困难时期,还是服从服务大局的年代,军事文化都是广大军民团结奋斗、进取创业的不竭精神动力。从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到胡锦涛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从小说《欧阳海之歌》、电影《红色娘子军》,到话剧《南海长城》,无不是勇立时代潮头、反映时代精神的文化高地。

        历史发展到今天,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成为全民族的共同理想。这是一项异常艰巨而又复杂的事业。不闻金沙水拍,同样要闯激流险滩;未见大渡桥横,同样要斩关夺隘。新世纪新阶段,军事文化要更加广泛地渗透于军队战斗力各要素中,渗透于军事理论、武器装备、编制体制、作战方式、官兵素质提高等各方面和全过程,使其在推动军事变革、促进军队转型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继承,就是要尊重历史,坚持人民军队军事文化优秀传统、建设发展的基本经验、核心理念和根本原则,坚持扎根军事实践的深厚土壤,把反映时代发展进步和思想文化元素融入军事文化,努力拓宽我军军事文化的国际和战略视野。真正的继承,本身就意味着创新。“日新者,久而无穷也”。今天,我们的民族和军队尤其需要创新精神。只有通过创新,用先进文化和军事知识武装官兵,用科学理论和军事思想指导军队发展,我们才能不断增强整个民族和广大官兵朝着共同目标团结奋斗的凝聚力、朝着美好前景开拓新路的创造力、面向世界赢得战略优势的竞争力,从而有效履行历史使命,实现战略目标。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