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8月12日 星期五

    天元锰业:力创世界锰业生产增长极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8月12日 09版)
    公司董事长贾天将(左二)陪同客人考察厂区
    天元锰业有限公司职工篮球比赛
    天元锰业有限公司化合车间
    天元锰业有限公司电解车间
    天元锰业有限公司硫酸厂一角
    天元锰业有限公司厂区
    一百万吨稀土彩钢板新材料项目全景效果图
    天元锰业有限公司硫酸厂一角

        “规模+速度”的“井喷式”发展引发产业“革命”

        2003年,宁夏中宁县化肥厂所属金属锰厂宣告破产,当地民营企业家贾天将以300多万元的资产评估价,通过竞拍入主该厂,注册成立了宁夏天元锰业有限责任公司。改制后,面对陈旧老化的设备,面对巨大的责任和压力,面对接踵而至的困难和挑战,天元锰业坚信只有不断发展,才会有新的出路。 

        破旧立新,技术革新,成为逆境突围的不二抉择。2004年公司继续扩建,第二条生产线相继落成,12000吨的产能成为西部最大的金属锰生产企业。

        要发展,就必须上新的生产线,但这都需要大量资金。天元锰业带着真心、诚心、诚信到全国各地招商引资。

        2006年,内蒙古华业特钢股份有限公司注资1.7亿元,技改建设了15000吨电解金属锰生产线。2007年,天元锰业与内蒙华业特钢股份有限公司再度达成合作协议,引资2.8亿元,技改建设了4.5万吨电解金属锰生产线。奇迹的创造需要推力。招商引资无疑是宁夏天元锰业有限公司创造奇迹最强大的推力。通过借力发展,天元锰业总资产由创立初的300多万元增长到48.8亿元。电解金属锰年生产规模由改制初的1500吨扩大到80000吨。

        攻克锰业市场堡垒,天元锰业百尺竿头再接再厉。领导蹲守一线,领班全天守候,员工更是干劲十足:2008年天元锰业在内蒙华业特钢的鼎力支持下投资建成年产4.5万吨的电解金属锰项目,使天元锰业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电解金属锰生产基地。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当业界惊呼天元锰业创造西部奇迹的时候,没有人想到,天元已瞄准下一个更大的目标又开始应时而动。

        2010年,随着市场对金属锰需求的不断扩大,天元锰业再度投资16.2亿元,扩建12万吨电解金属锰二期项目,自此全球规模宏大的电解金属锰生产基地在宁夏中宁顺势崛起。如今该生产线已于今年7月投产,产能20万吨,产值40亿元的锰业奇迹,正从梦想变为现实。 

        在12万吨电解金属锰新线以惊人速度投产之际,公司30万吨稀土镍铁及尾气余热发电项目也相继投产。天元锰业首次采用新材料制作电解槽技术,阳极液断流节电,短极距节电等技术,大幅提高了电能利用率,堪称电解金属锰生产史上的一次技术革命。

        积力所举,则无不胜,欲求强者,必取其强。通过招商引资、重组合作等战略协作方式,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跨越式发展。2010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7.57亿元。截至目前,公司资产总额已达105亿元,年产电解金属锰产能达20万吨,稀土镍铁30万吨,硫酸40万吨,二氧化锰焙烧30万吨,员工也由建厂时100多人,扩增至11500多人。

        总投资87.8亿元的100万吨稀土彩钢板新材料项目无疑是令世界瞩目的一个项目,在不增加钢铁产能的前提下,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着色技术,通过“冷轧-着色”短流程生产工艺,实现不锈钢主体与着色一体化,工艺技术世界领先,属国内外首创,填补了国内外稀土不锈钢连续着色生产领域的空白。该项目荣获国家9项发明专利,投产后,年新增销售收入280亿元,新增利税39亿元。 

        天元锰业厚积薄发,积累了唱响世界的音符,推动了中宁工业的复苏、崛起。一个个工程拔地而起,一个个项目试车投产,如今天元锰业已不再是生产单一产品,而是成长为集采矿、冶金、化工、稀土新材料、建材、运输、研发、多元发展为一体的产业集群。

        天元锰业人始终承载着“做优做强做大,领军中国锰业、努力建设世界锰材料之都”的目标去锐意进取。预计按照当前“井喷式”的发展速度,2020年,天元锰业电解金属锰产量50万吨,硫酸产量达到80万吨,稀土镍铁30万吨,稀土铬铁36万吨,稀土彩钢板400万吨,锰酸锂10万吨,锂离子电池2亿(支)台,电解钼10万吨,电解铜10万吨,不锈钢30万吨,电解二氧化锰80万吨,建筑砌块100万立方米,水泥熟料300万吨,力争产值实现千亿元“大关”,解决劳动就业36000人。 

        “此次之所以将2011年全国锰业技术研讨会放在宁夏召开,就是因为天元锰业在该产业领域中龙头骨干地位,以及傲视全球的产业规模,值得全国锰业同行前来‘求经问道’。”全国锰业技术委员会委员曾湘波介绍。凭着特有的市场敏感和超人的胆略,天元锰业人将紧随时代脉搏,以前瞻性的发展视野,抓住“十二五”的大好机遇,搭乘第二轮西部大开发的高速列车,在通往未来国际化的高速轨道上,以胸纳百川的气魄,引领世界锰业向更高水平阔步从头越。

        贾天将:天元锰业核心发动机

        史绍斐:天元锰业提速加油站

        只用了8年,就使一个濒临破产的金属锰厂起死回生,电解金属锰年产量从1500吨飙升至20万吨,资产从300多万元增至105亿元,成为傲视全球的电解金属锰生产基地。创造这一产业奇迹的便是宁夏天元锰业“掌门人”——公司董事长贾天将。

        中国是一个锰资源贫乏的国家,中国的锰资源又集中在南方。而且进口锰矿资源被少数供应商垄断,澳大利亚BHP、法国最大的矿业集团公司埃赫曼—康密劳、巴西淡水河谷是我国的主要供应商,海外锰矿巨头牢牢地掌握了价格控制权。“对于原料和市场都两头在外的天元锰业,要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就必须提高对锰矿类重要矿产资源控制能力,加快技术革新,从而提高锰矿综合利用率。”贾天将介绍,目前企业是全国首家全部使用进口矿生产电解金属锰的工厂,又掌控着下游产品的发言权,从而将自己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2003年11月,公司首次对生产线进行技改,使天元锰业生产出的电解金属锰纯度达到99.9%!产品一下打开销路,走向全国。

        当时对于一没资金,又没有产能规模的天元锰业而言,要想“借力登天”,实在是难上加难。为了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到战略协作伙伴,贾天将走遍了大江南北,一年四季,都行色匆匆地在路上奔波。最终,贾天将用自己的真诚打动了内蒙古华业特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史绍斐先生,华业特钢先后投资4.5亿元注入到企业的扩产增效上,从而使企业赢得了关键发展的先机。“处在成长上升期的民营企业,只有走战略协作的合作发展模式,才能在短期内急剧扩张。如果抱残守缺,单兵作战,迟早会被残酷的市场竞争淘汰出局。”贾天将说。

        2008年下半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锰矿石的市场价格像高台跳水般跌入低谷。贾天将却凭多年在市场上摸爬滚打的经验预判:锰矿石市场将会在短期内回暖。于是他大胆低价购进锰矿石和硫酸原料达百万吨。果不其然,一年之后,锰矿石价格“水涨船高”。当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殃及各行业时,对于天元锰业来说却是发展的第二个春天。2008年,天元锰业销售收入达到8.2亿元,这对宁夏民营企业而言,无疑是一例经典的商业运作案例,无可复制。

        环保技改:循环利用 节能减排

        天元锰业身处中国枸杞之乡,天元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作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工作来抓。改制以来,先后投资6800多万元,建设了2座容量为2万立方的循环冷却水池,配套建设了8套循环水冷却系统;建设了3座容量为6万立方的废水、废液回收系统;建设了2套粉尘回收装置,对生产中排放的各种污染物实行综合治理,循环利用。

        提高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是宁夏天元锰业有限公司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的创新亮点。今年,公司投资13363.03万元,开工建设了生产废水循环利用项目。项目自3月份开工建设以来,已完成了电解金属锰生产废水循环利用工程的土建、防渗漏、设备安装、调试运行,处理后的废水作为化合制液的补充用水。园区废水处理工程已完成废水池建设和防渗漏等工程,进入设备安装阶段。项目投运后,园区生产废水实现循环利用不外排。年节水100万立方。公司研发中心与国内有关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合作,对电解金属锰废渣综合利用进行科技攻关,完成了电解金属锰废渣作为生产水泥原料的攻关课题。公司计划投资13.8亿元,建设2条日产45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及配套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该项目自治区有关部门已同意开展前期工作,计划10月份开工建设,2012年8月份正式投入生产。项目投产后,年消化再利用电解金属锰废渣45万吨,余热发电12000KWh。在化合车间安装了酸雾吸收塔,在电解车间安装了强力酸雾处理装置,有效地改善了生产环境,为员工的职业健康提供了保障。

        如今已经投资12.1亿元建设的30万吨稀土镍铁及余热发电项目现已投产,充分体现了资源综合利用、节能降耗、环境治理、循环利用及低排放、高效益特征。“任何以牺牲环境代价换取经济效益的企业行为无疑为‘飞蛾扑火’,只会自取灭亡。”天元锰业公司董事长贾天将如是说。

        由于电解锰锰渣中含有机质、锰、硒、钾、钠、铁、硼等营养元素,这些元素都是植物生长所必须的。经宁夏大学初步试验,使用适量的电解锰废渣混配肥,有利于盐碱地土壤改良,有利于农作物根系生长,有利于水稻、小麦增产增收。目前天元锰业和宁夏大学农学院已签订“电解锰渣肥料资源化利用研究”合作协议,利用电解锰锰渣生产全价肥和农用复合肥,争取早日实现“变废为宝”。

        以前,天元锰业厂区没有一棵树,是名副其实的不毛之地。如今在方圆三十七平方公里的厂区转一转,处处都栽植了苹果、白杨、槐树等树种,一片绿色盎然,焕发出勃勃生机。“从去年至今,天元锰业已投入1500万元,动用人力出工30000个工作日,动用装载机、挖掘机100个工作日,截至目前已在园区内建起了防风护林带、景观带、道路绿化带,植树11万棵。聘请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规划了绿化方案,准备在今后5年内投入2亿元,建成一个占地3000亩的休闲公园,使之成为绿色环保样板的现代化园区,绿化率由现在10%提高至30%。”天元锰业公司绿化队负责人张泽民说。公司专门成立了70多人的绿化队,常年栽植,目的就是要把处于西部荒漠干旱地带的天元工业园逐步变成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生态工业园。

        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工程的实施,使天元公司形成了以电解金属锰生产为龙头,以废渣、废水、废液、冷却水综合利用、循环利用、节能降耗、环境治理、清洁生产为一体的循环经济格局。

        “高工资+高福利”:企业变身“用工吸纳器”

        为调动职工积极性,天元锰业逐步形成了科学合理的工资构成:月工资由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工龄工资+职务津贴构成,职工岗位工资自3600元起,工龄工资按在岗每年递增2400元。员工月平均总收入4000元以上,基层管理人员月总收入5200元以上,中层管理人员月总收入6300元以上,高层管理人员年薪20万元以上。

        天元锰业善待职工,始终使公司的发展壮大与职工工资待遇提升协调一致。今年以来,公司已连续两次提高工资水平,一线职工月工资增加800元,增幅近30%。       

        今年1月29日,在中宁县富康广场,来自固原的打工者马军在按时拿到工资和奖金的同时,还收到了所在企业宁夏天元锰业公司额外发放的3000元“红包”。和马军一样拿到3000元“春节礼金”的,还有他的5000多名工友。为此,宁夏天元锰业公司额外支出了1600多万元。

        “公司每月15日准时发工资,从来没有拖欠过。”祁广银在焙烧车间工作,从2007年11月来到天元锰业打工,工资一涨再涨,如今月工资4700多元。2008年,他的妻子薛志芳也来到天元锰业,现在的月工资3800多元,小两口月收入8500多元。

        天元锰业公司总经理乐计法说,目前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在4000元以上,在这里务工的父子、夫妻比比皆是,一些家庭有三四口都在这里务工,仅“春节红包”就可以为家庭增收上万元。

        天元锰业公司去年就拿出300多万元,为公司3000多名职工每人发放“红包”1000元。今年初,随着企业的发展,用工人数增至5000多人,根据企业经营情况,董事会决定额外拿出1600多万元发放给职工和农民工,让大家共享发展成果。

        “公司为职工修建了浴室,实行了节假日工资待遇。开通了中宁至公司的通勤车,接送职工上下班,解决了员工的出行问题。”天元锰业公司办公室主任吴永福介绍,公司现在实行全员参与管理模式,设立公开信箱,每月行政老总都要定期接待员工,通过员工征求创新经验、工艺技改、工资结构调整等建议,并对其进行奖励。目前公司已接到200多件合理化建议,奖励支出10万元,真正使员工成为企业的主人。

        如今天元锰业已吸纳员工11500多人,使之成为产业工人栖身的“福地”,为企业甘心抛洒情和热。贾天将常说,天元锰业集团公司近年来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公司的所有员工,希望广大员工珍惜目前来之不易的成果。公司也会逐渐加大对员工的待遇投入,使天元员工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填补“企业文化”空白 “效益孤岛”后续发力

        “如果企业只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而不是从文化感召层面去提高员工的业务素养,将会加剧劳动者的工具化反感,导致企业最终缺乏后续支撑力,从而丧失了做大做强的依托。”天元锰业行政副总高学祥说,以人为本一直就是天元锰业精心倡导的企业文化理念。

        凤凰涅槃,搏击云天。秉承“以人为本留住人,民主管理尊重人,激励机制鼓励人,团队精神凝聚人,关心职工爱护人,创造品牌吸引人,规范管理造就人”的企业文化,天元锰业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征程中一路高歌猛进。不断优化用人机制,提高员工薪酬、举办各式各样的文化教育,大大提升了员工的工作幸福感。

        对企业文化建设,天元锰业不遗余力。在公司网站上,详细记录了各类文体信息:今年1月,同中宁县公安局、中宁锦宁公司联合举办了“警企共建和谐中宁”大型文艺演出。4月,举办了“天元公司第一届风筝节”活动。5月,举办了2011年夏季职工体育比赛“活动,约有3000多名职工参加篮球、乒乓球、拔河、台球、棋类、田径等十大项十七小项的比赛,共投入设施器材奖品十几万元。6月,举办了“颂歌思党恩唱红歌”系列文艺活动。7月,举办了“中宁县天元杯篮球邀请赛”活动。

        也许是感动,也许是早已打破心中家的界限,天元锰业员工在企业文化的感召下,如今个个以企业为家,人人为企业着想。这种主人翁的意识、忠诚奉献的精神,不仅增添了时代的人文气息,更丰富了企业的文化内涵。“炼锰炼人,铸造诚信”已不再是停留嘴边的口号,而是成为企业展示给社会的一道亮丽的人文景观带。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