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8月09日 星期二

    “中国政府对西藏进行了大量投资”

    ——访菲律宾资深记者罗马纳先生

    《 光明日报 》( 2011年08月09日   08 版)
    齐托·罗马纳先生

        齐托·罗马纳先生是菲律宾人,但他与中国有着奇缘。上世纪70年代初,他作为菲律宾的学生代表到中国访问,但由于菲国内的政治变故,在中国一呆就是十多年。1986年回到菲律宾后,他接着前往美国留学。令他意想不到的是,上世纪80年代末,他再次有机会重返中国,担任美国广播公司驻北京记者。直到去年年底,他和华裔妻子才退休回到马尼拉,并继续从事有关菲中关系的研究与演讲工作。

        在中国的几十年里,罗马纳先生去过很多地方,但对于2006年的拉萨之行他始终不能忘怀。“那是一个奇异的地方,”他兴奋地回忆说。2006年,因工作原因罗马纳先生来到拉萨,并在此逗留了10天时间,他所参与的关于布达拉宫的现场直播活动非常成功,深受听众的喜爱。

        罗马纳认为,西藏具有独特的文化,人们极其热情、宽厚。在拉萨期间,他们得到了西藏外事办公室的大力支持和热情款待,“所到之处,藏族青年男女们都会用舞蹈对我们表示欢迎。”特别是西藏的饮食,罗马纳先生说,“从早饭开始就有牦牛肉,连汉堡里面夹的都是牦牛肉。”除此之外,四川菜馆也是拉萨的一大特色,在那里随时可以吃上地道的四川菜。

        罗马纳还特别注意到,西藏和平解放以来,中国政府对西藏进行了大量投资,特别是在基础建设方面,无论是铁路、公路还是航空,特别是在2006年以后,发展更为迅速。最令他感到意外的还是藏民的住房,在从机场到拉萨的路上,一栋栋藏式小楼整齐而别致,光从外面看,就可以感到藏民家境的殷实。罗马纳认为,藏民居住环境的改善应该与中国政府的帮助与投资密不可分。 

        罗马纳评论说, 从市政建设上看,拉萨市具有民族特色,特别是布达拉宫区域,具有鲜明的藏文化代表性,但同时也非常现代,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西藏经济的发展状况。据罗马纳观察,现在已经分不清哪里是汉族居住区,哪里是藏族居住区了,藏、汉民族已经和眭相处,安居乐业。

        最令罗马纳感兴趣的就是拉萨市民的做饭方式。“到处都是小型的太阳能炊具,家家户户就在临街的路上支起炒菜锅,上面架着一个类似电视接收器的小型太阳能炊具,那场面颇为壮观。”他认为,这与政府充分利用当地日照强的自然优势,大力发展太阳能产业有密切关系。

        (本报马尼拉8月8日电  本报驻马尼拉记者 付志刚)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