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8月09日 星期二

    创先争优在各地

    创“旗帜”之先 争“品牌”之优

    ——中国路桥以创先争优活动引领海外项目跨越发展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党委

    《 光明日报 》( 2011年08月09日   03 版)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肯尼亚办事处(以下简称“办事处”)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紧密围绕项目中心工作,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性作用,促进海外项目的科学跨越发展,展现了“中国路桥”的优质品牌,成为中国企业在肯尼亚乃至整个非洲的示范窗口。

        确立党员先进坐标,彰显旗帜作用

        针对非洲项目施工环境的艰苦性、社会生活的差异性、国际政治的敏感性、属地管理的复杂性等困难,办事处确立了党员先进性的“四维坐标”,即“一旗、二好、三能、四先”。

        “一旗”: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办事处注重教育党员牢固树立旗帜意识,切实认识到自身在海外所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时时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处处发挥党员在项目上的表率作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办事处组织党员结合本职本岗工作,明确标准,区别要求,认真做好党员承诺工作,并将承诺上墙,定期由支部书记检查承诺落实情况,每月开展一次点评,通过党员承诺制度,使党员这面先进性旗帜,在海外项目上高高飘扬起来。

        “二好”:党员要求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好。海外工程项目既代表了国家形象,又代表了企业形象,这就要求全体员工具备更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素质。为此,办事处从党员抓起,要求党员政治素质好,具备大局观念、奉献精神;同时要求业务素质好,能够成为业务骨干。办事处党员依靠良好的政治素质,形成了强大的组织凝聚力,无论在什么时候,项目上的员工都能主动维护国家形象,团结一致,攻坚克难;依靠良好的业务素质,确保了工程的质量与进度,并通过开展“技术传帮带”、“岗位练兵”、“技能比武”等活动,促推了项目员工的技术进步与素质提升。

        “三能”:党员要求平时能看出来,困难时能站出来,关键时能冲出来。海外项目不但面临各种客观存在的困难,还经常遇到一些突发性的难题,这就要求党员不但在平时能够扎实工作,体现党员的先进性,更要求在困难时刻、应急状态下能够站出来,关键时刻能够冲锋陷阵。如在去年8月至11月,为了抢抓旱季完成工程进度,内罗毕东北环项目部就开展了旱季“大干100天”的劳动竞赛活动,党员在此过程中,发挥了强大的组织与带动作用,他们奋战在最前线,带领广大员工克服重重困难,超计划完成了预定施工任务和各项经济指标。

        “四先”:党员要求先学、先思、先做、先进。办事处党员处处当先,始终走在全体员工的最前面。对时事政策与理论精神,党支部及时组织党员学习;对于项目出现的各类问题,小至员工的思想动态、生活困难,大至项目管理、技术难题,党支部总是率先思考,积极行动,妥善解决。办事处党员的这种“先进”的旗帜意识与行动,受到了中国驻肯使馆党委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在2010年11月19日,中国驻肯尼亚大使刘光源带领使馆全体党员,莅临办事处基地和东北环城路项目部,与项目党员一起,深入开展了主题党日活动。

        狠抓项目组织建设,夯实堡垒战斗力

        党员的先进性,必须有坚强的组织保障,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为此,办事处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狠抓组织建设,优化组织体系、推动机制创新、壮大青年党员队伍,进一步夯实了项目党组织这个战斗堡垒。

        优化组织体系。办事处十分重视党组织机构的完善与健全,根据项目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组织结构,实现了无论项目如何分散、党员如何流动,党员都能找到自己的支部,都能过正常的组织生活。目前,办事处及下属各项目有党员40余人,成立了4个党支部,形成了比较健全的组织体系。与此同时,办事处还制定了一系列的组织制度和活动方案,包括《肯尼亚办事处党建工作制度》、《肯尼亚办事处党员理论学习制度》、《肯尼亚办事处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等。

        推动工作创新。党员的学习力就是项目的战斗力。为此,办事处制定了党员学习“即时学习制”,凡遇到重大会议或重要文件,办事处就尽可能在第一时间内组织学习,杜绝避免因工期紧张而拖延耽搁组织学习。同时,建立了党员活动“需求分层制”,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分层理论,党员活动首先关注和开展满足党员和其他员工在远居海外、远离亲人条件下的心理和思想的需求,其次是满足党员思想和政治水平提升的需求。如在节假日既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又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员教育与实践活动,比如“一先两优”评选活动、“示范责任区”创建活动等等。针对分包项目党员来自不同公司的情况,办事处探索了党员管理“属地负责制”,即项目部党员无论来自哪家公司,都由办事处党总支管理,就地成立党支部,党员的日常管理教育和组织生活就由属地党支部负责,这样就避免了分包项目党员找不到组织的情况,促进了分包项目的建设。

        壮大青年党员队伍。青年党员是海外工程项目的主力和骨干。为此,办事处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注重发现青年人,培养青年人,锤炼青年人,不断壮大青年党员队伍。今年以来,办事处严格按照组织程序发展了2名预备党员,为1名预备党员按时履行了转正程序,同时确定了10名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积极分子比例达到了80%。在内罗毕环城公路项目部,中层管理人员基本都是“80后”的青年党员,其中两名副总工程师年龄不到27岁,这些青年党员以其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业务能力担起了重任,成为项目的青年领军人才。

        争创优质海外工程,铸就卓越品牌

        办事处坚持将创先争优活动融入到队伍建设和工作业务之中,将创先争优与追求卓越品质相结合,努力打造优质工程,充分展示了国家和企业的良好形象。

        培养高素质的管理者。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办事处通过抓党员承诺的落实培养党员意识,通过抓学习提高党员的理论素养,通过抓实践将党员推向综合管理和业务技术的前台,由此逐渐培养了一支思想政治过硬,专业技术出色,善于组织,长于沟通的高素质的党员管理队伍。在这支队伍的引领和带动下,项目管理严谨有序,工程建设优质高效。

        打造优质的“中国路”。项目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培养了党员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以青年党员为代表的工程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以一丝不苟的态度、甘于奉献的精神,打造了一条又一条优质耐用、经久不摧的“中国路”、“样板路”。纵横于肯尼亚的“中国路”,是中国路桥建设者责任与奉献精神的见证与延伸,而这正是在办事处常抓不懈的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中形成和传承的结晶。

        塑造卓越的“路桥品牌”。办事处依靠党员的模范作用和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建设了优质的工程,赢得了口碑。同时,办事处通过党支部组织和发动党员,积极服务当地社会发展。先后组织了对肯员工的义务培训、向肯大学生提供了大量暑期工程实践岗位、对当地学校的资助等活动,实践了“筑路架桥、奉献社会”的企业精神,树立了负责任的大企业形象,提升了中国路桥的品牌影响力,更为祖国赢得了声誉,为中肯之间乃至中非之间架起了友谊的桥梁。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