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平日交通压力甚大的经济特区,深圳对大运会期间的交通管理采取了有别于北京奥运会的“新构想”——自愿申报车辆停驶的“绿色出行”行动。
7月13日,深圳在大运会倒计时30天的活动中提出了“绿色出行、停用少用”的倡议,倡导市民在大运会期间主动停用、少用机动车,自觉坚持“绿色出行”。活动一经推出,立即取得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据悉,截至7月31日下午,已经有25万车主自愿申报了停驶。
“绿色出行”的重点在于自愿原则。不采取强制性的单双号限行措施,而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市民,让每个人来决定自己的出行方式,自觉主动地为大运会期间的交通顺畅作出贡献。这正是深圳办“绿色大运”的承诺:既遵循简约、低碳的理念,力保道路交通顺畅有序;又尊重市民自由,最大程度避免给市民生活带来不便。按照行动规定,申报停驶的车辆将在8月7日至8月24日期间不上路行驶。没有奖惩,全凭自愿,这完全是一次对公民素质和公民诚信的大考验。十多天里,深圳市民们将交出怎样的一份文明素质的答卷?“如果届时这场考试不合格,这要引起我们的反思;而如果考试成绩优秀,这将是全体深圳人的骄傲。”深圳综合开发院副院长如是说。
深圳聚集了大批追逐梦想和成功的年轻人,他们成为了深圳建设和发展的中流砥柱。不采取强制的行政手段,利用深圳人民“主人翁”的热情,来实现“绿色出行”,是执政部门“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更是对于深圳人民思想觉悟的自信。就像多年前公交车实行“自动投币”在备受质疑后,却已成了全体市民的习惯一样,会把“绿色出行”这个理念融入深圳市民的生活中,并将这种行为养成习惯,行成一种文明的社会风气。
自愿申报停驶,参与“绿色出行”,用实际行动助力深圳“绿色大运”,最终实现“绿色深圳”的目标,这远比政府不断发布通告的强制管理方式更理性、更有效、更民主。
“绿色出行”,这是一种管理创新,也是深圳大运会“不一样的精彩”。
(本报通讯员 向黎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