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尽快推倒医院围墙,建立灾害自救互救的生命链。”在日前举行的中国科协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上,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常务副会长李宗浩等多位急救专家发出上述呼吁。
“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急救事业紧随改革开放,迈出了第一步。1982年,我国与意大利政府商谈共同建立北京急救中心项目,得到意大利政府800万美元赠款,北京急救站建立。”
但李宗浩坦言,由于医院框架的传统作用,急救机构直接领导者的理念、知识的局限,部门利益左右,以及体制机制的影响等诸多原因,致使我国第一个现代化的急救中心——北京急救中心未能按照国际先进的成熟模式运作。
首都机场医院院长刘兆琪也认为,原本确定的急救中心是以院外急救为主,形成城市急救网络,缩短急救半径,提高现场急救水平,加强公众急救教育,开展现代急救医学的研究教育,然而这一目标未能完全实现,急救中心办成了医院模式。首都的模式,也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其他城市。
重庆急救中心主任史若飞认为,长期形成的“医院模式”办急救专业机构的理念,使得我国的急救事业与国际成熟先进的“急救医疗服务”(EMS)难以接轨。“急救社会化,结构网络化,抢救现场化,知识普及化”的现代急救理念必须普及。
李宗浩建议,应增强公众应对突发灾害事件的安全防范意识,在全社会广泛开展以“自救互救”为基础的医学救援知识、技能的普及教育,在重点行业如公安消防、社区保安、旅游交通、宾馆饭店、服务行业中,重点开展对“第一目击者”的急救培训,并取得劳动部门核准的相应资质。
急救专家们建议,应从国家的整体建设出发,以“建立心肺复苏(CPR)、自动除颤、灾害自救互救生命链”这一科学课题为起点,对我国医学救援体系进行系统规划,全面编制国家和地区针对常态、突发事件的急救规划,统一规范我国医学救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