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书往往给人的印象是很“骨感”,而《从怎么看到怎么办》则不同:她鲜活丰满、流畅生动,读来如春风拂面,亲切而温暖。
温暖的感觉来自于本书“与热点面对面、同百姓心贴心”的鲜明特点,来自于本书坚持用百姓的视角、百姓的语言回答百姓关心的问题,来自于本书更加注重方针政策的阐释和解读,更加着墨解决问题的进展和思路,更加着力指明方向、凝聚共识、增强信心。
民生视角更加集中。大众化的民生视角是多年来“理论热点面对面”一直坚持的定位方向。今年的“理论热点面对面”民生视角更鲜明、更集中,展示更充分。一是选题更加指向民生。翻开书的目录,物价、分配不公、就业难、看病难、教育公平、发展不平衡、反腐败等问题,无一不是百姓关注的热点。这些选题,来自群众、来自实践,是当前社会热点难点的集中反映。二是分析更加注重回应百姓的关切。在深入剖析时,本书用老百姓看问题的视角,把重点放在解决问题上,阐述“怎么看”仅用一节的篇幅,而阐述“怎么办”用了四至五节的篇幅,这样契合了百姓的所思、所忧、所盼。书中对成绩不夸大,对问题不回避,让人感到可信、坦诚、理性。三是民生情怀贯穿始终。在具体表述中,无不彰显民意,如“民以食为天,顿顿都要吃饭”、“住房乃民生之要,住有所居是每个家庭的殷切期盼”、“让孩子们同顶一片天,共享一份温暖”等。“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价格贵不贵,要看摊位费”、“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字里行间,流露着浓浓的民生情怀。这本书鲜明集中的民生视角,拉近了理论与群众的距离,使群众觉得亲切,备受鼓舞,因此愿意读、读得进去、读得明白。
文风更加朴实平易。比较前几年的“理论热点面对面”,今年的这本书,文风更朴实、更平易近人了。一是本色的表达。放下架子,不兜圈子,不讲空话。如在《铺就13亿人的健康之路》一部分,讲看病难问题时这样写:“俗话说:‘有啥别有病。’生了病,本来就很难受,如果看病再变成一件难事,就更加让人痛苦。”这样的大白话,就是没读过多少书的人,也完全看得懂。二是语言生活化。书中不仅运用了“一招鲜,吃遍天”、“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等俗语,还运用了“不差钱”、“蒜你狠”、“啃老”、“裸婚”、“防火墙”等许多流行语和网络用语,生活气息浓郁,时代感很强,拉近了理论与现实的距离。三是警句迭出。书中的很多句子,如“劳动是财富之父”、“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是人生公平的起点”、“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等句子,言浅意深,生动凝练,闪耀着哲理的光芒。书中还运用了古语和古诗句,提升了理论的文化含金量。如用“莲发藕生,必定有根”,进行比喻说理,说明当前存在的分配不公现象,是事出有因,令人信服;书中最后讲“怎样遏制腐败蔓延”时,用“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引出结语,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党中央铲除腐败“毒瘤”的信心和决心,让人觉得信心倍增,前途一片光明。理论走下神圣的“庙台”,讲道理用老百姓常说的话,举例子用老百姓熟悉的事,老百姓愿意看、看得懂、用得上。
编排设计更加匠心独运。该书的标题就很“抢眼”,如《“涨”字牵着百姓心》、《重拳抑房价 保障助安居》、《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等标题,引人入胜,让人不读不快。在内容编排上,正文之外增设了权威声音、政策传真、专家解读和百姓心声等栏目,增加了通俗读物的信息量,增强了可读性,同时还引导读者更深层次地学习理论。本书内文配有大量精美图片,版式上也有很大突破。另外,本书每一部分内容都是先从一个具体的小事例引入,然后逐层展开,读者很容易被吸引,不由自主地随着编者的思路走下去。
读这本书,就像跟朋友平等对话,让人放松、亲切、温暖。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受到了教育、看到了希望。掩卷沉思,颇多回味:原来理论并非高不可攀,遥不可及,它就在我们身边,在这温暖的字里行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