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小白杨,长在哨所旁……”这首脍炙人口的《小白杨》诞生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九师孙龙珍烈士连队。如今,在“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活动中,这首戍边歌曲已经成为一个文化品牌,成为农九师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强大精神动力。
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一年多以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先后推出一系列主题活动,目的只有一个:打造一支新长征的坚强队伍,发挥好中央赋予的“建设大军、中流砥柱、铜墙铁壁”三大作用。
开展大学习大讨论,确定跨越发展思路
记者在兵团各师采访时的最深刻体会是:从上到下,各级领导干部都在思索问题,都在寻找自身的不足,都在努力突破发展的瓶颈。
兵团政委车俊介绍,去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后,兵团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中央精神,大家都想鼓足干劲大干一场。但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谈常规发展的多,讲跨越式发展的少;谋划发展的多,思考长治久安的少;在对口支援上,讲资金项目的多,谈全面援建的少;在对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建设的理解上,思想不够解放、思路不够开阔。由此,兵团党委一班人萌发了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的想法。车俊说:“思想决定一切,没有开放的思想,只能是永远停留在过去的步伐上,无法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要求。”
大学习大讨论触及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灵魂,让兵团人理清了发展的思路,认准了今后一段时期内的发展方向。
农一师提出,我们应当立足大农业优势和环塔里木盆地的富集矿产资源优势,把工业作为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力争到2015年全师实现新增工业产值100亿元以上。
农三师提出,着力做强电源电力、棉纺、农业机械组装与支农工业、农副产品加工、水泥建材和特色制药等六大支柱产业。同时,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力争使工业园区成为招商引资的窗口,工业发展的“孵化器”。
农九师提出,必须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紧紧抓住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各省市对口援疆的双重机遇,以农产品加工基地为基础,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同时不断开发新型能源。
面对历史机遇,经过大学习大讨论的兵团人认准了一条:惟有抢抓机遇,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弘扬兵团精神,为跨越发展提供动力
在石河子市中心,兵团司令部办公大楼改建的新疆军垦博物馆里,人们常常驻足在木制的犁前、补满了补丁看不出原来颜色的大衣前,缅怀先辈们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农三师阿拉尔市中心有座造型奇特的建筑物,这是著名的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农六师五家渠市的将军街上,52位将军的大幅彩照以灯箱的形式,伫立在街道两侧,成为人们天天都看得到的教育基地。“生在井岗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当年王震将军的这首诗形象地介绍了兵团的由来,更准确地说出了兵团的精神。
50多年来,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神,已成为兵团文化的核心,兵团事业的灵魂,成为推动兵团发展的强大力量。
兵团副政委卢晓峰说:“兵团精神是兵团人的灵魂,是传承和发展屯垦戍边事业的血脉。我们要把唱响兵团精神作为关系兵团事业兴衰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灵魂工程和动力工程,为兵团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发挥作用,让兵团精神的旗帜在新的历史时期高高飘扬。”
提升职工队伍素质,强化建设新疆主体力量
今年春节刚过,兵团领导冒着严寒,顶着风雪,进行了一次严格的军事训练。兵团领导身体力行让“兵”的意识迅速扩散到兵团的每一个角落。一时间,兵团上下掀起了军事训练的热潮。
农十四师组织民兵应急分队挺进塔克拉玛干沙漠进行穿越“死亡之海”的训练,在兰州军区和新疆军区民兵战斗力考核评比中,该师民兵应急营荣获西北五省区第一名。
农二师把兵团精神编成“不穿军装不带军衔,兵的性格从没有改变,自己吃苦奉献甘甜,带走困难留下方便”的顺口溜,在职工群众中广为流传。
农九师有针对性地编写全员教育培训读本,健全全员培训制度,培养在关键时刻能“拉得出、干得好、起作用”的民兵应急骨干力量。
今年开展的“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重点解决干部作风是否扎实、执行是否到位、服务能否提升等问题,形成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发向上、风清气正、真抓实干、创先争优的良好局面。
农八师把加强职工队伍建设作为工作重心,精心安排部署,全面提升职工队伍的政治、科技、军事素质。121团利用一个月时间,集中对9000多名职工开展“提素质、学文化、学技能”培训教育活动。职工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送什么,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素质教育。150团在全团21个农业连队中扎实开展“学科技、用科技”、“建立科技示范户和高产农田示范基地”的培训,用科技知识武装职工的大脑,打造复合型人才队伍。
兵团政委车俊深有感慨地说:“兵团的主题教育活动必须突出活动主题,唱响主旋律;必须强化重点内容,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必须抓住重点人群,实现教育活动的全覆盖;必须突出实践特色,创新教育活动方式方法,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打造一支能完成中央赋予的新任务的新长征队伍,为新疆的繁荣发展贡献兵团人的力量。”
(本报记者 王 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