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8月05日 星期五

    2011·中国诚信半年报

    《 光明日报 》( 2011年08月05日   06 版)
    本版供图:CFP
    图片来源:CFP
    河山
    著名法学家
    章政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彭凯平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
    假冒的“真人秀”
    “公开摇号”花钱买
    “锦湖轮胎”以次充好

     目 录

        A 概述………………6版

        B 事件………………6版

        C 分析………………7版

        D 对策………………7版

        E 资料备查…………7版

        F 报道结语…………7版

        A 概 述

        中国历来是个注重诚信的国度,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传统道德规约着人们的内心,也贯穿于社会生活各个层面。即便在今天,我们也总能听到许多关于遵信守诺的美谈。

        然而近年来,一些诚信缺失的事件冲击了国人的心理防线。比如,社会舆论普遍关注的“达芬奇家居”风波、“火锅油回收”内幕……我们面临着“失信之痛”。人们不禁要问:处在转型期阵痛中的中国,到底如何才能走出诚信困局?失信给整个社会带来的代价会有多大?怎样才能重铸社会诚信基石?

        与此同时,我们也高兴地看到,上半年,也出现了一系列彰显诚信之美的事件,给人们带来温暖,留下启迪。

        从“失信”走入“诚信”,是一项关涉各界的系统工程,政府、社会、个人,责无旁贷。我们已没有时间唏嘘观望。行动起来,拯救诚信,这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为此,本报特对2011年上半年的诚信美谈与失信案件做一轮廓式的回眸,并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形成了这份半年报。

        B 事 件   诚信·坚守

        “信义叔侄”  

        2011年1月17日,央视报道了湖北“信义叔侄”的事迹。2010年末,王余前、王怡才叔侄俩前往咸宁工地给农民工送工钱,遇车祸身亡。家人决定替叔侄俩给工人发齐工资。他们四处举债,并将社会捐款全部拿出,终于将20多位农民工的工资共计35.2万元全部结清。

        百度搜索条数:

        约123000个

        “永远的约定” 

        2011年4月1日,光明日报报道,1996年河北农业大学果树93(01)班学生李宝元病逝,全班同学口头约定:“宝元的父母咱们得管。”十五年来,他们坚守约定,年年资助李宝元的父母。报道刊出后,全国各地区发起了向河北农大优秀毕业生群体学习的活动。

        百度搜索条数:

        约1060000个

        损自己也要保农户 

        2011年5月31日,光明日报报道了浙江万好公司董事长马春峰的事迹。该公司每年都要与合作农户制定保护价,实施订单生产。2010年,因早雪灾害,签约的1000多亩松花菜品质严重受损,马春峰仍以原定价格收购后积压在冷库,自己损失300万元。

        百度搜索条数:

        约32100个

        “诚信承诺书”

        2011年6月9日,光明日报报道,海南航空集团注重诚信建设,无论集团高管还是旗下各企业员工必签一份《诚信承诺书》,履行“诚信承诺”,并每季度考核、检查,业绩奖金与诚信要求挂钩。此举换来乘客满意,海航也成为国内唯一通过国际五星级航空检测标准的航空公司。

        百度搜索条数:

        约206028个

        心中一片“诚信林”

        2011年7月,光明日报报道了辽宁农民张凤毕父子诚信还债的事迹——15年前,儿子交通肇事欠下12.9万元外债,张凤毕变卖家产还清债款,带着全家搬上荒山谋生,后又无偿出让住地给营口市建驾驶员考场。营口市为此设立了张凤毕诚信基金,购买了3000株优质南果梨树苗,让他种树还债,人们立碑刻下三个大字:“诚信林”。

        百度搜索条数:

        约510679个

        B 事 件  虚假·欺诈

        1  家乐福价格“欺诈门”

        2011年1月26日,国家发改委披露家乐福等超市涉嫌价格欺诈,存在高价结算、误导性价格标示等行为。

        当日,家乐福发表声明向消费者致歉,并表示将严格执行“五倍退差”政策。

        百度搜索条数:约676000个

        2  “锦湖轮胎”以次充好

        2011年3月15日,央视3·15晚会曝光了锦湖轮胎在制造中存在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严重问题。

        3月21日,锦湖轮胎(中国)董事长李汉燮在央视《消费主张》中向广大消费者正式道歉,并表示会在最短时间内召回所有问题轮胎。

        百度搜索条数:约3140000个

        3 “瘦肉精”主犯获刑

        2011年3月15日,据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河南孟州等地养猪场采用违禁动物药品“瘦肉精”饲养生猪。3月25日,案件调查取得重要突破。后公安部召开新闻发布会,称共抓获犯罪嫌疑人96名。

        7月25日,主犯被河南省焦作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死刑。

        百度搜索条数:约16100000个

        4 “熊猫血”求助骗局

        2011年3月23日中国新闻网报道,近期QQ群上热传一条信息:华中农业大学08级女生张玲突发亚急性肝衰竭,急需OM血液。但张玲的血型是被称为“熊猫血”的Rh阴性O型,急需帮助。经网友查证,信息为虚构。与此同时,在微博等其他网络平台上也出现了类似骗局。

        百度搜索条数:

        约1500000个

        5 深圳保障房骗购

        2011年4月1日,新华社报道了“深圳保障房造假”一事——2010年末,深圳市公示第二次保障性住房终审结果。民众质疑,部分通过申请者身居“豪宅”或现居保障性住房,还有部分涉嫌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结果证实的确存在保障房骗购现象,最终1人因“误操作”免责,13人罚款5000元。

        百度搜索条数:

        约620000个

        6  假冒的“真人秀” 

        2011年4月8日,法制日报报道,贵州卫视《人生》栏目因放大个人隐私、社会阴暗面以及内容造假而停播。该节目曾请演员扮演当事人,演绎一些“劲爆”的“真人真事”。

        百度搜索条数:

        约2130000个

        7 “染色馒头”事件

        2011年4月11日,央视曝光上海华联超市等商家多年销售“染色馒头”,所售馒头的生产日期随便改,防腐剂、人工色素、甜蜜素等对人体不利的添加剂“齐上阵”。

        两天后,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吊销了生产“染色馒头”的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的食品生产许可证。5名犯罪嫌疑人被公安部门依法刑拘。

        百度搜索条数:约4000000个

        8 又一个“楼裂裂”

        2011年5月5日,安徽当地媒体报道,安徽肥东县的旧城改造回迁房“星光嘉苑”去年底交付使用后,多人投诉房屋开裂。记者调查发现,这一交付半年之久的小区,竟然找不到竣工验收报告。建管局质监站负责人称:“房屋贯穿性裂缝是当地建筑工程的通病。”

        百度搜索条数:约247000个

        9 “公开摇号”花钱买

        2011年6月16日,光明日报报道,记者对北京多家4S店、车行进行了明察暗访,一些经销商称可花数万元购买到摇号指标,“保证能办好”。“暗箱操作”正在蔓延,一些不符合规定的购车业务已经盛行。

        百度搜索条数:约678000个

        10 郭美美与红十字会

        2011年6月20日,“郭美美baby”以“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的微博认证迅速引起网友关注,其炫富行为也让公众对中国红十字会及其公益事业中存在的问题生疑。7月1日,中红会决定邀请审计署对红商会的财务情况进行审计,在此之前暂停一切业务活动。

        百度搜索条数:

        约57400000个

        11 “北京暴雨七景”现假照片

        2011年6月23日北京遭遇强暴雨天气后,网友们通过微博发布各处积水的照片,表示在北京可以“看海”。而央视记者调查后发现,在网上流传甚广的所谓“北京暴雨七景”中,竟有3幅照片是假的。

        百度搜索条数:1660000个

        12 “悬浮视察”的真相

        2011年6月26日,网友爆出四川凉山会理县政府网头条图片新闻所用照片造假。在新闻配图中,视察工作的三位县领导皆“悬浮”在公路上。27日晚,会理县政府公开承认“由于工作人员的失误,在政府网站上发表了一张PS过的照片”,并表示“希望对此事道歉”。

        百度搜索条数:

        约400000个

        2011年上半年度“诚信大事榜”如同一张喜忧交织的网,勾勒出了当今中国社会的诚信格局:一方面,诚信缺失已侵入社会各个领域,不论个体诚信度,还是社会公信力,都面临着严峻考验;另一方面,恪守诚信的人与事也顽韧地存在着,传递出温暖而积极的力量。

        按主体,失信现象可分三类:

        个人失信:徇私舞弊、毁弃约定、恶意欺诈等等;企业失信:逃避税负、拖欠货款、恶性竞争、制假贩假等等;地方政府失信:不守承诺、背离中央政策、公开透明度差,等等。 

        在整幅“诚信生态地图”中,存在若干失信“重灾区”——食品安全、医药卫生、建筑交通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首当其冲,除此之外,民众对于政府公信力的期望值也很高。

        一个新的现象是,随着中国步入新媒体时代,“网络诚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熊猫血”骗局、“北京暴雨七景”旧照造假等足为其证。在信息多点发布、快速传播的情况下,互联网会使谣言瞬间传遍世界,会使欺诈手段更为隐蔽高深。对这一领域投入更多关注,是诚信建设不可或缺的一步。

        C  分 析

        在自古有“礼仪之邦”美誉的中国,诚信为什么成了“稀缺资源”?

        今天谈论诚信,必须考虑到我们所处的时代特征与国际环境。针对上半年诚信缺失的具体事件,多位专家均指出,一方面,大部分事件跟经济利益直接挂钩,另一方面,中国进入转型期后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与之配套的机制体制却未能很好地跟上,从而为失信者从事欺诈、逃避惩处提供了土壤。

        在一个高科技手段迅猛发展的时代,人文价值体系的建构比此前更为重要。要想用好科技这把锋利的双刃剑,人必须首先认清自己前行的方向。然而,人们享受了科技进步的成果,人文素养和内心信仰却没得到加强,原本应该造福众生的科技手段成了制假售假的“先进”工具,更加剧了诚信危机的态势。

        诚信状况有“三低”

        章政:我国目前的诚信状况,可归纳为“三低”:首先,大众对“信用”的认识水平低。很多人只知道诚信在道德层面的内涵,其实,“信用”至少还包括制度建设和评价体系建设,更深程度上,人类社会已经形成了一套与诚信相关的运行方式。其次,对“信用”的实践层次低,还未真正在经济生活、经济活动、经济管理中运用信用体系。最后,我国信用发展整体还处于初级阶段。从上半年“守信”事件的主角身份可以看出,我国当前诚信的主要践行者是自然人,还未上升到法人、公共机构,没有上升到管理者群体这个层面。践行“信用”的群体由自然人逐步向群体、向法人发展,才是“信用”发展的标志。

        失信让社会交易变得昂贵

        彭凯平: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后,当月中国乳制品出口量同比下降了91.8%;今年年初“皮革奶”传言散播开后,一度引发大陆母亲赴香港甚至国外抢购奶粉的热潮,对中国乳制品产业不啻为当头一击。由此可见,诚信长期在低水准上运行,除了对社会个体的道德、信仰产生不良作用外,还会在宏观层面产生影响:

        第一,增加了社会运行成本。因为我们老是怀疑,就老得设防、限制,很多社会交易就变得很昂贵。在某种程度上,社会交易成本无限制扩大,会破坏社会的稳定发展。

        第二,国家管理的有效性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后,做其他事的资本和资源就会减少,国家运作的有效性就降低,就不容易去管理社会,不容易去鼓励有希望发展的事业。

        第三,国家形象受损,国际地位下降。

        第四,社会秩序容易混乱。我们一定要知道中国社会要维持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要追求什么样的发展目标。诚信是我们建设和维持核心价值观的心理基础。

        不诚信行为代价过小

        河山:我国宪法中有提倡诚信的条款,《民法通则》里也有相关规定。一旦“诚信”进入法律体系,就有了特定的法律效力。对于违反诚信,法律也有很多规定,最著名的就是惩罚性赔偿。行政法中还规定了很多处罚措施。不足之处在于,现行行政处罚力度不够,使造假售假者违反诚信原则的代价很小。例如深圳保障房骗购事件,公众普遍认为处罚过轻,这与骗购者所获取的经济利益相比,与此事件对社会秩序和民众心理的伤害相比,无疑太轻,绝难起到惩戒作用。

        失信增加了社会运行成本。因为我们老是怀疑,就老得设防、限制,很多社会交易就变得很昂贵。——彭凯平

        农耕社会讲求“仁义礼智信”的自律土壤已经被“破坏”了,城市化社会需要新的城市共同意识,这种意识就是“诚信”。而此时,适应现代都市交往的信用制度、约束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章政

        建立相应的质量信用档案,把信用不良者锁入“不诚信名单”,把“重合同守信用”的人列入“诚信名单”,以使诚实守信得以弘扬,坑蒙拐骗得以涤荡,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河山

        提倡积极、善良、阳光的心态,解决我们的社会问题。要让大家意识到,人类的天性不是斗争、欺骗和伤害,我们更选择爱、责任和善良。 ——彭凯平

        D 对 策

        诚信无疑是一种极强的道德力量。从人际交往看,人与人之间诚信的消减已经带来了一系列恶果。若任其发展,久而久之,就会像“劣币驱逐良币”一般,形成失信浪潮,引发整个社会的信任危机。从经济发展看,一个严峻的事实是,中国的经贸活动、国家形象已经因诚信问题受到了损害。

        一面是摒弃诚信者靠行骗暴富,加剧社会财富分配不公,一面是广大民众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难以保证,若长此以往,后果堪忧。然而,我们理应从正邪交锋的一次次结果中看到希望:不论是制售瘦肉精的商贩,还是欺诈顾客的超市,都在事件曝光后得到了应有的制裁。从一时“风光”到背负法律与道德的双重惩罚,其间代价应能对心怀侥幸者有所警戒。而一个个闪耀诚信光芒的人物则用特有的魅力向我们证明:匡扶诚信、健康发展,才是中国前进路上不变的航向。

        如何培育并弘扬“比黄金还要贵重的诚信”?不同的社会群体都负有责任。

        政府公信力的增强应是第一要务。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基础与关键,在一个政府公信力无法服众的语境下,百姓不但会有负面情绪,也更易于背弃诚信,从而导致失信现象快速蔓延;

        企业诚信经营是事关民生与社会稳定的关键所在。除了企业自律之外,建立起完善的监管机制,提高失信成本也是可行路径;

        个体的诚信自律是全社会诚信水准提升的基础,而这有赖于重新确立人们对诚信文化的信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如何使诚信理念深入人心,如何形成多方合力,共同推动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将是一个长期而凝重的课题。

        约束机制,“破旧”更要“立新”

        章政:诚信文化的“丢失”,首先有一个传统和现实未能很好衔接的问题。在古代中国,与“道德”相关的文化资源很丰富,但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迁后,社会制度发生巨变,农耕社会讲求“仁义礼智信”的自律土壤已经被“破坏”了,以往村落里以口口相传为监督机制的社会网络已不复存在,我们进入了城市化社会,需要新的城市共同意识和约束机制。而此时,这种新的体系还没建立起来,很多配套政策也不完善。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寻找并确立一套适用于新时期的信用制度和约束机制,形成完备的行业标准、经营标准,加强信用市场环境建设,提升企业诚信管理的系统化、专业化水平。例如,为了对自己的信用、对客户的信用进行监管,跨国公司一般都设有“信用管理部”,而国内还很少有公司进行此类实践。特别是一些曾制造食品安全事件的小型生产经营者,对自身的信用建设缺少基本的认识,更没有实际行动可言。

        同时,我国曾在一个时期内存在片面追求发展速度的倾向,我们只顾赶路,却来不及思考这个社会还需要什么,这也无形中助长了诚信缺失。

        “正”与“邪”,建立信用名单

        河山:不正当竞争是妨害市场经济正常运转的“毒瘤”,“瘦肉精”等很多商业欺诈事件都与此有关。为此,必须加大国家监管力度,尽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信用信息机制。征信机构应当客观公正地收集、保存公民和法人的信用资料,合理使用并依法公开。具体来说,人民法院可根据当事人履行判决、裁定等法律文书的情况,建立执行法律文书等信用档案。金融机构可根据当事人借贷还贷等情况,建立还贷记录等信用档案。质量监督部门可以将检查、抽查的结果公布,建立相应的质量信用档案。通过建立信用信息机制,把信用不良者锁入“不诚信名单”,把“重合同守信用”的人列入“诚信名单”,以使诚实守信得以弘扬,坑蒙拐骗得以涤荡,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

        爱与责任,我们的选择

        彭凯平:遏制商业领域的不诚信现象,必须依靠诚信体制建设,进行制度性设计和讨论,用法律、心理、社会等各种方法来纠正不诚信带来的问题;而减少社会个体之间的不诚信行为,则要更加倚重文化的力量。如果能够把诚信“种”进人人心里,形成一定的社会共识,营造出崇尚诚信的社会文化,那么违背诚信的现象就有望自然减少。因此,我想提倡“心理建设”,即提倡积极、善良、阳光的心态,解决我们的社会问题。要让大家意识到,人类的天性不是斗争、欺骗和伤害,我们更选择爱、责任和善良。马春峰宁愿损失300万元也要履行对农户的承诺,“信义叔侄”的家人宁愿四处举债也要给工人发齐工资,都是这种心态最好的注脚。

        E 资料备查

        ■政府声音

        1、“要在全社会大力加强道德文化建设,形成讲诚信、讲责任、讲良心的强大舆论氛围。”《温家宝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的讲话》,2011年4月14日。

        2、“现在影响我们整个社会进步的,我以为最大的是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的诚信,一是政府的公信力。这两个方面解决好了,我们社会就会大大向前迈进一步。”《温家宝在新华网同海内外网友在线交流实录》,2011年2月27日。

        3、《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2011年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2011年3月23日。

        ■学界思考

        1、《诚实守信 反本开新——在第一届诚信大会上的讲话》,汤一介,2011年6月7日。

        2、《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前线,2011年02期,郑风田。  

        3、《在转变政府职能的过程中提高政府公信力》,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年03期,朱光磊。

        4、《责任媒体与行业自律》,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年01期,张莉。

        ■媒体关注

        1、人民日报:《共同建设文明诚信的网络环境》,2011年4月14日。

        2、新华社:《感受信义的力量》,2011年5月26日。

        3、光明日报:《只为一个永远的约定》,2011年4月1日。

        4、光明日报:《载着诚信飞翔》,2011年6月9日。

        5、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诚信是金”系列主题报道,2011年6月。

        F 报道结语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当前,如何进一步防范社会经济领域已呈多发态势的诚信缺失事件,遏制道德滑坡倾向,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目标明确,任务紧迫。对于社会诚信,个体或组织的良心守望固然重要,整个社会良序的构建更为关键。 

        根据这份半年报,我们可以判断,要想使“诚信”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稳定器和加速器,除了依靠教育引导、制度完善、文化浸润,于当前,更为关键的,是围绕“让失信者付出更加昂贵的代价”,凝心聚力,营造一种社会环境,让坚守诚信者扬眉吐气,让失信失范者名誉扫地,迫使组织和个人约束自己的行为。尽管《》所呈现的内容有些令人失望、忧虑和忐忑,但我们依然有信心对社会诚信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因为在这个社会里,诚信还是绝大多数人的主流价值坚守。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我们要为建立这样的国家努力再努力。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