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8月04日 星期四

    梁漱溟致余宗范书札

    程陶庵 《 光明日报 》( 2011年08月04日   12 版)

        我藏有一通梁漱溟致《舆论》半月刊主编余宗范的手札。此信写于1948年9月21日,其内容是:惠书敬承,过奖为媿。潄以所著《中国文化要义》一书自卅一年属稿,七年来未能杀青,是以最近一年来极力避免分心于他事,外间朋友索撰文稿,均经婉谢。承嘱为贵刊撰稿一层,同样不克应命,尚求鉴谅,幸甚。再则,唐君所云,民族国家与文化之浑融一稿,潄并无是作,恐有误传,或尊兄记忆有误也。杜沧白兄是否在复旦任教,潄极思念,而不悉其通讯地址,如承开示或晤杜兄转告之,为幸无量。手复敬问著安!梁漱溟顿首,九月廿一日。(见图录)

        这封复函谈了三件事:

        一、婉谢余氏为《舆论》半月刊征稿。余宗范(1906-1995),民主进步人士。1946年经梁漱溟等人介绍到上海法学院兼任教授和上海复旦大学专任教授。1948年在上海创办进步杂志《舆论》半月刊,任发行人兼主编。1948年秋,余氏致函梁漱溟,请求为半月刊撰稿。不久,梁公函复,叙述由于忙于《中国文化要义》一书在一年内完稿和出版,无暇顾及其他。《要义》是梁漱溟主要代表作之一,于1949年6月完成,11月由成都路明书店正式出版。

        二、匡正外界误传梁漱溟撰写《民族国家与文化》稿一事。1946年底,梁漱溟辞去民盟秘书长职务,远去重庆北碚创办勉仁文学院。1948年勉仁文学院正式成立,梁公除主持学院院务外,集中精力撰写《要义》,根本没有精力去撰著其他文稿,所谓“唐君所云”,显然是误传。

        三、思念旧友,打听杜沧白的下落。杜沧白,原名屠庆祺,又名杜畏之。1925年至1928年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和工作,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回国后,先后在河南共产主义青年团省委宣传部、上海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工作。1930年春,因批评李立三盲动主义路线,被开除出党。随后,他参加了托派“无产者社”。1932年因托派中央机关连遭破坏而退出托派。从此,专门从事大学教书及翻译马列著作。因余宗范和杜沧白都曾在复旦大学教书,故梁公委托余氏打听旧友下落,以表思念故旧之情。

        梁漱溟(1893-1988),中国现代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新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梁公并不以书名著称,但他的书法运笔十分老到,结体宽绰、疏敛随意、潇洒自如,给人以一种气度非凡的印象。见其颇有个性、有棱有角的书体,使人很容易联想到梁漱溟“廷争面折,一代直声,为同情农夫而执言”(冯友兰挽梁公联语)的一代儒家之凛然节操。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