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杭州8月3日电(通讯员朱玲巧 记者叶辉)去年7月份,杭州师范大学出台了《人文社会科学振兴计划》,破天荒地提出了“有数字论,不惟数字论”的人文社科评价新体系,此举试图破解长期以来人文学科量化考核带来的困境,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年过去了,这项有点英雄色彩的举措,实施得如何?日前,杭州师范大学和浙江省社科联共同举办了“文科怎么办暨杭师大人文社科振兴计划实施一周年恳谈会”,与会的浙江省内的文科专家各抒己见,为杭师大乃至整个浙江高校的文科把脉。
据杭州师范大学校长叶高翔介绍,计划实行的时间虽短,但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学校还特别组建了4个专门学术委员会和8个工作小组,建立健全的组织保障体系为《振兴计划》保驾护航。
目前取得的成果中最令人瞩目的要数不久前杭师大公布的首批8个人文社科振兴计划教学科研特设岗人选,这8人中既有正高教授,也有副教授,还有相当于讲师的无职称人选。例如,指挥专家阎宝林教授,论文数量可能并不丰盛,但他带领的大学生合唱团拿下过第8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合唱比赛的金、银奖等高含金量的奖项。这种人才选拔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兑现了去年“不论身份,不论学历,不论职称”选拔人才的承诺。
另外,学校通过实施优秀青年学者“师从名师”计划、“望道青年文科学者激励项目”、文科优秀青年教师国内外学术交流资助计划等,让一批青年骨干走上学术舞台。今年学校获批4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青年项目;在浙江省社科联启动的“之江青年社科学者行动计划”首批名单中,杭师大也有1个团队和6名青年教师入选。
当大家为成绩鼓掌的时候,杭州师范大学副校长何俊的一句话给会场扔下了一颗重磅炸弹:“现在我们只是画了一个饼,今后的道路还面临重重危机。”人文社科振兴计划的道路毕竟还处在起步阶段,在摸索和实践的过程中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没有对象可以仿效,工作中不可避免会碰到不少问题,存在许多不足。
而人文社科改革后的考核标准成为大家最担忧的问题。专家们纷纷质疑:如果没有量化的标准哪来的压力?没有压力还会有科研、创作的动力吗?更令人担忧的是,人文社科考核还面临着大环境的困局,学校要想争取博士点、硕士点,还是需要拿数据说话,这无疑是个悖论。专家们一致认为,考核虽然不追求数字,但要有目标,最好用项目来驱动。建立一套完善的考核制度刻不容缓。
对此,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姚先国教授提出:要把教师自主选择权、单位自主评价权、行政的考核权三权合一,深化分工,各展其长,并且注重顶层设计,使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并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