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8月04日 星期四

    探寻“曲艺活化石”——

    “枣木杠子乱弹”变奏曲

    《 光明日报 》( 2011年08月04日   05 版)
    当地村民正在演奏“枣木杠子乱弹”。(资料照片)
    枣木杠子
    月琴
    “枣木杠子乱弹”所用的部分乐器

        随着敲击枣木杠子发出的脆响,舞台上的幕布徐徐开启。二胡悠扬,扬琴竹笛之韵,如流水般倾泻而出。高俊梅等演员神情专注,手持枣木杠子、碟子、盘子,边敲边引吭高歌。台边乐手、唱手或坐或站,随意哼唱,似“说尽心中无限事”……一曲极具乡土气息的“枣木杠子乱弹”在山东广饶的大地回响。

        雅俗共赏的民间小调  

        “枣木杠子乱弹”是山东省广饶县大王镇一种独特的民间小调,俗称“小调”、“杂八调”,有曲调七十余种,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哼哼”之称,流传五百年而不衰。直到今天,它灵活多样的表演形式和优美的曲调仍为当地群众所喜爱。

        “枣木杠子乱弹”的传人李云太老人今年已76岁,他从12岁开始学习“枣木杠子乱弹”。至今,他仍能回忆起当年跟乡亲们一起一边干农活,一边哼唱“枣木杠子乱弹”的情景:蓝天之下,碧野之间,这边唱来那边和,其乐融融。

        李云太老人介绍,“枣木杠子乱弹”的曲调系集体创作,由民间艺人口耳相传,一直流传于大王镇大王西村一带,是当地农村盛行的文艺表演形式,每到冬闲时节,村民们凑到一处,且弹且唱,自娱自乐。

        大王西村党支部书记李华回忆:“在清朝和民国时期,大王西村商贾云集,商铺开业或本地节庆、大户人家举行婚礼,都要请人演一段‘枣木杠子乱弹’以示庆贺。多年来,这一小调远近闻名,渐成气候。农闲的夜晚,乡亲们都在煤油灯下摇着马子铃铛,敲着农具、小板凳或枣木棍子一起连唱带跳。”

        “枣木杠子乱弹”曲调奇美。传说旧时大王西村有一位艺人叫鞠华清,为人貌丑,但唱得婉转动听,他的歌声常飞越院墙,引得过路人驻足倾听。有位姑娘听了这歌声,竟得了相思病,日夜念叨鞠华清。及至有一天见到鞠华清的“庐山真面目”,顿时大失所望,失声痛哭。

        “枣木杠子乱弹”原来有曲目70多种,现在流传下来可演唱的传统曲目只有48种,如《四大景》、《四小景》、《鸳鸯扣》、《满江红》、《正对花》、《反对花》、《跌落金钱》、《月牙光》、《张生戏莺莺》等。

        唱词来源有三种:一是民歌民谣,系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无固定形式,触景生情,即兴演唱。如《光棍哭妻》、《寡妇五更》、《馋夫人》等;二是断章于优秀传统剧目,如《许仙游湖》、《张生戏莺莺》、《砸面缸》等;三是源于历代文人墨客之诗词歌赋,如《满江红》、《四大景》、《四小景》、《鸳鸯扣》等。其中有相当多的内容是大王镇明清之际文化名人李焕章的作品。可以说,“枣木杠子乱弹”是一种雅俗共赏的小调。

        根据大王西村村志、族谱记载及老艺人回忆,李氏祖先系明朝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辗转迁来此地,那时就已经有了这种小调。可以推断,“枣木杠子乱弹”这一小调应始创于明初或更早时期,极有可能移民时由西带来,又融合土语乡音而成。其《正对花》、《反对花》不论曲还是词,都与流传至今的山西民歌《对花》极为相似。但因年代久远,其渊源已难以查考。

        老“枣木”生新枝

        “枣木杠子乱弹”原先一直被称为“大王桥小调”或“杂八调”。1957年赴省演出时鉴于其以枣木杠子为指挥棒、诸乐器杂糅的特点,更名为“枣木杠子乱弹”,这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但解放前,这种小曲并不受人重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地政府高度重视民间艺术,1955年、1960年曾两度组织专人到大王镇采集整理“枣木杠子乱弹”曲目。老艺人们回忆说,当时县文化馆的杨光同志住在村中,让李中清、李中道、李云太等艺人演唱,他逐句整理,有史以来第一次将“枣木杠子乱弹”以简谱形式记录下来。同时,剔除曲词中庸俗低下的糟粕,重点保留了词曲皆美的内容。

        1957年,大王镇民间艺人李中道、李中清、李宝贞等携“枣木杠子乱弹”赴济南参加山东省地方剧目会演,那带着泥土气息的悠扬小调征服了评委和观众,荣获全省一等奖。从此,历来“不登大雅之堂”的“枣木杠子乱弹”名声大噪。紧接着又同吕剧一起,代表山东省参加了华东地区六省一市的地方戏会演。1960年,老艺人李中道改编创作了“枣木杠子新唱”、“广北四季调”,唱出了人民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

        后来,“枣木杠子”沉寂多年。1982年至1988年当地政府又两次重新挖掘、整理这一古老的地方小调。“枣木杠子乱弹”重新焕发光彩,并被赋予了新的内容,成为当地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独特帮手。艺人们在整理传统剧目的基础上,创作了《喜迎十六大》、《“三个代表”放光芒》、《两亲家夸大王》、《婚育新风进万家》等数十个优秀曲目,广受四村乡邻欢迎。其中,《近亲早婚十不全》曾代表东营市参加会演并获奖。“竹板响彻新天地,残联工作创新意。弱势群体有志气,都是人民的好子弟……”这篇“枣木杠子新唱”《残联新风》多次在各村巡回演出,给残疾人以很大鼓舞。可以说,“枣木杠子”旧瓶装新酒,老树生新枝。

        很多老艺人又放开了他们“生锈”多年的歌喉,许多后学者也加入进来。大王西村61岁的杜新兰老人可以说是“如痴如醉”。“俺不识字,但学了这个小调,可真长见识。刚学那阵子可迷了,烧火做饭时嘟囔着唱,走在路上嘟囔着唱,睡觉醒来也嘟囔着唱。每天晚上,俺们十几个人就聚在李云太家里有唱有跳的,心里可舒坦了!”现在,杜新兰老人能演能唱,已经是“枣木杠子乱弹”的文艺骨干了。

        余音袅袅,不绝于耳

        物换星移,在这个日新月异、变化万千的新时代,人们的神情和脚步都变得匆忙起来。李云太们都感到困惑:一方面是卡拉OK、电视电影的盛行,一方面是传统戏剧的萧条,坚守传统显得越来越“老土”了。现在,同其他传统戏曲一样,后继乏人是“枣木杠子乱弹”发展弘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越来越老,现在的年轻人工作忙,愿意学地方戏曲的太少了,会唱‘枣木杠子乱弹’这一曲目的人越来越少,能够完整演唱‘九曲十八调’的更是凤毛麟角。可以说,我们这小调是青黄不接啦!”李云太老人叹息着,眼角眉梢写满深深的忧虑。

        意识到这一问题,自2005年开始,广饶县文化部门对“枣木杠子乱弹”这一“曲艺中的活化石”进行了新一轮的保护性挖掘整理,组织县文化馆、镇文化站等部门对“枣木杠子乱弹”的曲谱、曲词进行汇总,整理出版了《“枣木杠子乱弹”剧目汇编》两辑,收录优秀剧目60篇,全书共计16万字。组织了大王西村文艺宣传队,购置了各种乐器、服装、道具,巡回演出,展示宣传“枣木杠子乱弹”。聘请有关部门策划制作了《枣木杠子乱弹》艺术片,将这一古老艺术形式以影像方式收集、保存和传播。同时,积极做好“非遗”申报工作。

        2008年,“枣木杠子乱弹”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在,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大王镇红色刘集国家3A级旅游区建起了高标准的“枣木杠子乱弹”演艺厅,将“枣木杠子乱弹”的溯源、传承、发展等情况浓缩于方寸之地,向游人们展示其动人的艺术魅力。

        以后如何保护?广饶县委常委、大王镇党委书记王国文表示,大王镇正在考虑将“枣木杠子乱弹”列入中小学乡土教材,在青少年中培养一批爱好者、学习者,让“枣木杠子乱弹”继续演奏下去。(本报记者 赵秋丽 本报通讯员 王海荣 西牧林)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