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8月04日 星期四

    休闲活动美学之维

    王 飞 《 光明日报 》( 2011年08月04日   12 版)
    ▲南宋马麟作《秉烛夜游图》,展现了宋代文人“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的休闲活动情景,极富审美情趣。

        随着生产力快速、持续增长,现在人们闲暇时间越来越多。如何使用这些时间,成了一个颇受关注的话题。事实上,休闲很简单,清代沈复“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不费一钱,不移一步,便得休闲之乐。由此,足见休闲的根本不在条件,而在于其态度。故而我们应当把握休闲活动的美学之维,从更本质的高度来认识休闲活动,提升休闲活动的品格。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休闲活动指向美

        休闲是从现实生活状态中暂时脱离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精神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人们从事自己喜爱的事情而没有功利的考虑,并因此而感到自在与自得。日常生活中,我们的一切行动都是目的性的,有着现实的考量。而在休闲中,我们则摆脱了外在功利的束缚,从日常生活的“上手”状态中暂时脱离出来,自由自在地从事自己内心喜爱的事,从中确认自己的力量与价值,并因为这种自由与存在感而内心喜悦。这种自由、自在而又自得的愉悦,正是康德口中那“不带任何利害的愉悦”,它是审美活动的规定性本质,指向的对象就是美。

        我们平时所说的休闲,其实大多指的是休闲活动,而休闲本身,是无法固化为某一类具体的活动的。休闲是一种“成为状态”的自由,是一种理想,一种精神状态。英语里面把休闲和闲暇都叫leisure,但中文里面,休闲和闲暇的区别却是显而易见的。闲暇只是实现休闲的时间条件,而休闲在时间之外,另有境界品格。这种境界不是别的,正是一种审美的境界,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由自在、怡然自得,是“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的陶然忘机,是身与心、人与天地的和谐舒畅。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美的指引提升休闲活动品格

        由于缺乏对休闲活动的充分认识和有效引导,我们当前的很多休闲活动实际上非但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会导致或加重人的身心失调,带来许多社会问题。电视和网络占据了很多人的大部分闲暇时间,他们满足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最终形成了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麻将、扑克本是带有一定益智趣味的休闲活动,一些人却沉溺于此,通宵达旦、乐此不疲;人们对身边的美景缺乏欣赏能力,视而不见,却潮水般涌向大众传媒上频频出现的“热门”景点……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我们对休闲的境界品格缺乏应有认识,而用美来指引休闲,有助于提升休闲活动的品格。

        “休闲”一词中,“休”是前提,是条件,而“闲”是核心,是根本。“闲”字在中国文化里面,本身就带有一种审美色彩,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意味。提到“闲”,稍有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背景的人总是会下意识地联想到“闲情”、“悠闲”。同是张岱笔下的西湖七月半,在中国人看来,前半夜“二鼓以前,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大船小船,一齐凑岸,一无所见,只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只是热闹,而无关乎闲。而后半夜曲终人散以后,“韵友来,名妓至,杯箸安,竹肉发。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沁人,清梦甚惬”才称得上“闲”。

        用审美的境界来指引休闲活动,追求自由自在的内心愉悦,我们的休闲活动才能获得提升,才能真正懂得休闲的真谛。

        心足即为富,身闲乃当贵:

        让休闲活动增进幸福感

        什么是幸福?一千个人可能有一千种不同的答案。幸福没有标准可言,它实际上是一个价值判断。影响人们幸福感的因素有很多,最核心的还是对于美好的感知能力和对生活的把握能力。以美为指引的休闲活动,始终保持着对审美境界的追求,要求我们以审美的态度去从事休闲活动,实际上就是要我们始终保持对美的敏感,以新鲜的视角去观照我们的休闲实践过程,去留意与发掘其中所蕴含的美好。

        设若我们能时时保持一份闲情,在可能的情况下对习以为常的身边事物以一种审美的态度视之,那么即使只是日日重复的上下班路途,也会因为视角的转换而变得不一样起来,“人生处处是青山”说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萧伯纳说过:醉心于某种癖好的人是幸福的。这句话尤其适用于今天在琐碎的社会化大分工里面完整的存在感被撕碎的现代人们。现代化大生产要求服从指挥、接受管理,要求人们把自己的棱角削平,以便能严丝合缝地组装到社会这台大机器上。现代人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自我感的丧失。人们在工作中总是不自由的,受到这样那样的压抑和限制,而休闲活动是我们摆脱必要劳动时间中的压抑之后,顺应内心呼唤,发展自我的一种活动。

        真正意义上的休闲活动由于摆脱了功利的限制,寄托着人内心的喜悦和情感,同时是人的思想、技能与物质形式的完美结合,也是自我的尽情挥洒,达到了自由自在的快乐境界,因而本身就充满着审美的享受,指向审美的境界。把握休闲活动的审美之维,通过自觉的休闲活动,从中得到美的感受,最终将休闲活动与审美结合起来,实现人的自由和谐发展。唯有如此,人生的幸福与生活的意义才能拥有坚定的落脚点,我们的人生,我们的社会,才有望越来越健全。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文学院)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