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了青春,献儿女。”这是同事潘刚对杨昌林的总结。
他与妻子共筑武汉高校藏族学生的“武汉之家”,一双儿女接过父母手中的接力棒,续写新的西藏故事。
高歌《青藏高原》为阿妈送行
人们说,杨昌林是从幕后走到幕前的。在武大,更多的人是先知晓他的妻子次仁德吉而后才认识杨昌林的。
从西藏阿里来到武汉,就如同从冰窟到了火炉。为了照顾丈夫,身体并不好的次仁德吉还是跟着杨昌林一起来到了武汉大学。
次仁德吉有着藏族人的热情、豪爽。每每走到街上,遇到藏族同胞,她都会主动和人家打招呼、聊天,成为朋友。对在武汉求学的藏族学生更是关爱有加。每当学生来到家中,次仁德吉会用她浓浓的乡音带给他们心灵的慰藉。
“孩子,我们在你身边。”尼玛次仁,西藏日喀则地区萨嘎县检察院检察长,至今还记得当年德吉阿妈这句温暖的话。1992年,尼玛次仁在武汉读书时因肺脓疡住院,德吉阿妈闻讯赶到他的病房前来照顾。当年值班表清清楚楚地显示:从入院到出院13天的名单中,11天都有德吉阿妈的名字。
在杨昌林家中,客厅最显著的位置摆放着妻子次仁德吉的像照,上面悬挂着洁白的哈达。
2005年2月感人的一幕,许多人都难以忘怀:次仁德吉病逝,出殡当天,300多名藏族学生胸佩白花,高唱《青藏高原》为慈爱的阿妈送行。
从第二年起,武汉高校藏族学生每年3月都会举办“德吉杯”足球赛,纪念他们的德吉阿妈。
平凡人做平凡事
在外人看来,这个家习惯了家人分离的日子。从杨昌林到他的一对儿女到他的孙女外孙。
从小,一对儿女与养父母生活在一起。他们从没想到,自己平日里喊着“爸爸”“妈妈”的人竟然不是自己的父母,而自己的亲生父母都远在西藏。
直到爸爸“空降”在面前,他们才确信,大人没有同他们开玩笑。从此,6岁的女儿红梅,4岁的儿子红兵心里记住了两个字:西藏。从此,也对西藏逐渐有了感情,那是妈妈的家乡。
“毕业了,自然而然就想去西藏。”红梅轻轻地说着。两个子女从武大毕业后,都主动去西藏工作。
女儿红梅援藏7年,回到武汉后又成为父亲的好助手、藏族学生的好大姐。
杨昌林援藏,在西藏生活了13年。儿子红兵1992年进藏,如今已在父母曾经留下足迹的阿里地区奉献了19年。记者采访他,他用短信回复:这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在做着一件平凡的事。杨昌林如此,杨红兵如此。
“头发又掉了不少。”作为父亲,杨昌林当然牵挂着自己的孩子,也知道作为父亲的儿子也牵挂着他自己的孩子。儿女的生活轨迹似乎又是自己当年生活的再现。
女儿红梅夫妇也都是援藏干部,外孙昊昊出生8个月就被送到河北老家。念子心切的她通常只能拿着孩子的照片“解渴”,要不就打个电话,听孩子牙牙学语。
一次到威海出差,会议突然延期。她几经“折腾”终于来到婆婆家,看到了朝思暮想的儿子。当晚,面对近在身边的孩子,她又不敢搂着儿子入睡。她怕自己第二天一早的离去,又会引起孩子撕心裂肺的哭闹。
孙女杨杨也有同样的遭遇。出生4个月就离开了父母,从小由红梅照顾。爸爸妈妈在女儿心中,就是墙上的照片、电话中的声音。
一年又一年,孩子长大了,想父母的时候也会通过QQ与父母聊天,但这又怎能代替父母与孩子真实的抚摸与拥抱。
春节,短短几天的相守成为他们一年的回忆。而下一次的团聚,是一家三代最幸福的向往。(本报记者 靳晓燕 本报通讯员 张全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