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年中,棋至中盘。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6%,这一增幅同比回落了1.5个百分点,而6月份6.4%的物价涨幅创下三年来的新高——
9.6%的经济增幅低不低?6.4%的物价涨幅高不高?半年的经济数字背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局。下一步宏观调控政策如何着力,经济增长潜力又来自何方?
增速放缓有深意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6%,这一增幅比去年上半年回落了1.5个百分点,比今年一季度回落了0.1个百分点。
对于经济增长的适度回落,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李朴民今天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上半年的经济增速仍处在平稳较快区间,没有出现大幅下滑,属于稳中趋缓。他指出,经济增速的适度回落,有利于改善市场供求关系,有利于减轻物价上涨压力,有利于缓解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也有利于各方面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调结构、转方式、保民生上。
“我认为经济增长速度适当放缓是一件好事。”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说,我们要明确,现在面临的不是速度高低的问题,而是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增长。
一组数字印证了增速放缓的另一面——
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31.2%,前5个月,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27.9%,在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7个实现了利润同比增长;就业形势稳中向好,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55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17万人;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扣除价格因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7.6%,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13.7%。与此同时,保障性住房建设等工作全面推进,重点领域的改革、对外开放等方面也取得了新的进展。
“在经济增速适度回落的同时,增长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民生得到较好的保障和改善。”李朴民说,“经济增速的适度回落,是宏观政策发挥作用、主动调控的结果,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
增长动力仍强劲
不可否认,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也面临不少挑战:上半年外贸出口连续四个月下滑;经济的先行指标——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也连续四个月回落;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紧张程度加重,珠三角出现“钱荒”……一段时间以来,关于中国经济“滞胀”、“硬着陆”的担忧开始蔓延。
李朴民指出,从国际上看,世界经济虽然继续保持复苏,但势头有所减弱,并存在着许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国内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也较为突出,上半年经济运行中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增加了形势的复杂性和调控的艰巨性。“但是,需要看到,我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许多有利条件、拥有许多机遇。”李朴民强调。
他指出,比如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科技和教育整体水平提升,体制活力显著增强。同时,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依然处在较高水平。因此,只要贯彻好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实好中央确定的政策措施,就能够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经济增长不会出现大的起伏,更不会出现所谓的“二次探底”。可以说,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是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的。
稳定物价没商量
面对严厉的调控政策,高企的房价仍让很多百姓望而却步——国家统计局数字显示,6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涨幅继续趋缓,但同比涨幅下降的只有三个城市,多数城市房价仍在上涨,其中二三线城市涨幅已超过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
“从总体上看,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同时,要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重点和力度,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李朴民说。
他透露,下半年宏观政策将更加注重有针对性地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尤其是要坚决抑制价格过快上涨,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遏制住房价格过快上涨;要改善企业特别是小企业的发展环境、缓解企业的经营困难。同时,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大规模开展保障性住房建设,确保今年1000万套建设计划的落实;继续改善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加强社会保障,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创新社会管理和服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面对经济结构的深层次问题,李朴民强调,要更加注重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扩大对外开放,这既包括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也包括深化财税金融、农村、文化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同时,要以自主创新为重点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动传统产业结构升级,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尤其是要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控制“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的盲目扩张,努力实现全年节能减排目标。 (本报记者 冯蕾 本报北京8月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