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8月02日 星期二

    一字之差说民心

    陈先义 (解放军报) 《 光明日报 》( 2011年08月02日   09 版)

        我军建军84周年,屡经战火,所向披靡,无往不胜,从大刀长矛、小米加步枪,到今天拥有现代化装备的多军兵种的强大武装,一个根本原因,是我们有着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其中重要的是,我军有一批又一批带头实践这个传统的优秀干部,危难时刻,各级指挥员总是率先垂范,冲在第一线。人民军队84年有句传承至今的战场用语,那就是“跟我上”!喊着这句口号,我军从南昌城一路打来,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喊着这句口号,我们在党的旗帜下英勇冲锋,硬是打出一个红彤彤的新中国。于是,这句口号便成了人民军队光荣传统的重要内容之一。 

        近读史料,再次品味这句战场用语,深感其内涵之博大。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副总参谋长的李天佑将军,长征时担任红三军团五师师长,他在《把敌人挡在湘江面前》的回忆文章中,讲述了这样一个震撼人心的作战场面:1934年秋天,五师担负掩护党中央渡湘江的艰巨任务。为阻击敌军,全师几乎所有营团级指挥员都冲在最前边。在两个多小时内,有4位团长、政委血洒阵地,而他们冲锋时喊的同一句话都是“跟我上”。十五团接连牺牲两名团长后,作战到了极为惨烈的阶段,在全师已无团长可调用的情况下,师参谋长胡震直接代理团长,他高举驳壳枪,喊了一句“跟我上”,即刻冲上血肉横飞的阵地,几分钟后便牺牲在敌人的弹雨中。打到最后,营连级指挥员已所剩无几,但在“誓死保卫中央纵队”的口号下,指挥员牺牲后即刻就有人高呼“跟我上”自动代理。他们最终以牺牲500余人的代价,死死地把敌人拦在湘江边的一块山地上,掩护党中央胜利渡过了湘江。“跟我上”,表现了我军各级指挥员一往无前、视死如归、面临绝境而义无反顾的决心和勇气;“跟我上”,表现的是人民军队的凝聚力和指挥员的表率作用。上级为下级作表率,干部为战士作表率,这便是榜样的作用和人民军队一以贯之的优良作风。 

        与此相对应,国民党军队也有一句战场用语,也同样只有3个字,那就是“给我上”。“给我上”与“跟我上”,莫看一字之差,含义却有天壤之别,足见天地民心!一字之差,反映的是两支不同军队的性质。我军作为来自人民、服务人民的正义之师,官兵一致是军队内部上下关系的必然选择。危急关头,干部总是站在最前排;面对牺牲,总是干部率先站出来。所以,长征湘江战役之后,面对一大批优秀指挥员的牺牲,党中央不得不作出了一个“要设法保护我们的干部”的特殊决定。与此相反,国民党军队及其一切反动队伍,其内部关系只能是“官贵兵贱”,出现长官用枪口逼着士兵“上”,甚至以大烟土和银元为诱饵诱骗士兵卖命的事,根本不足为奇。 

        有人说,现代战争已是非接触作战,短兵相接的阵地交锋已成为历史,因此,“跟我上”的战场用语似乎已是昨日故事。其实不然,无论武器装备怎么先进,无论作战样式怎么变化,“跟我上”永远不会过时。因为这句话记载的是一种精神,传承的是一种作风,延续的是一种传统。“跟我上”作为一种精神,不论平时或战时,都是我军政治工作的传家宝,永远不会过时。

        (作者为著名军旅评论家,曾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等多种文学奖)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