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7月30日 星期六

    广东省揭东县:

    “以富带贫”成风气

    《 光明日报 》( 2011年07月30日   02 版)

        本报广州7月29日电(记者 吴春燕 通讯员 刘丽丹)随着本地企业家吴潮标先生全额捐建的投资额超1亿元的揭东第一初中建设启动,“党让我致富,我为国分忧”的口号再次在广东省揭东县响起来。作为全国首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县,县委县政府坚持民生至上,因地制宜,不断探索,创新“以富带贫”新模式,有力带动了民生事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一批又一批能商善贾、勤劳俭朴的揭东人,纷纷外出或在家乡创业,在不同地域、行业创造了辉煌业绩。大部分企业家认识到,如果没有党的好政策,个人能力再强,也无法创造更多的财富。由于县委县政府每年都紧扣民生福祉主题,办了几件事关民生、造福民众的实事,这使他们更加富而思源,感恩奉献。近年来纷纷捐资建校,修桥筑路以回报家乡,回报社会的热情空前高涨。

        敦睦乡谊聚人心。揭东县委县政府连续4年召开外出企业家座谈会联络乡谊,并利用春节等传统节日组织上门拜访等形式,特别是县委书记陈延华以及县主要领导坚持带头垂范,多次利用休息时间分赴广州、深圳和河源等地专门拜访外出企业家,就家乡民生民计交流探讨,这一行动得到外出企业家们一致响应,形成了合力办民生、解民忧的良好氛围。全县内外企业家已对揭东的民生事业捐赠达6.7亿元。

        构筑“感恩奉献、回报社会”平台。县委主要领导在调研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推进情况时,发现仍有部分困难农民在缴费参保问题上存在实际困难,而县财政又无力为贫困户垫付。县委、县政府着力构筑平台,成立了揭东县感恩慈善会,使全县各地分散的救济行为集中为规模性的慈善活动。感恩慈善会一成立便筹集善款超1亿元,为“以富带贫、纾解民生”疏通了渠道。

        确保困难群体尽快脱贫,是揭东县领导一大心愿。为此,县里专门制定了《揭东县实施“千企扶千村”就业工程的意见》,落实457家企业分别帮扶227个村(社区),开展“一对一”就业跟踪服务和指导,仅去年一年,企业共提供就业岗位10704个,免费职业指导4118人,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4807人,有力解决了贫困农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出路。

        内外乡贤大力支持家乡教育建设在揭东随处可见。全县乡贤4年来共捐资35277万元,改(扩)建校舍131所,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增加学生员额4.5万个。在新农村建设中,通过财政资金以及社会各界捐资支持,先后投入3亿多元建设农村“雨污分流”工程;投入1.4亿元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入4.14亿元建设县、镇、村文化广场和文化公园,使农村生活生产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