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7月30日 星期六

    聚焦“窃听门”丑闻

    默多克的淡出和卡梅伦的登场

    《 光明日报 》( 2011年07月30日   08 版)

        在英国闹得沸沸扬扬的《世界新闻报》电话窃听丑闻,在默多克上周二现身议会听证会那“人生中最卑微的一天”后,似乎高潮已过。舆论关注的焦点,正由电话窃听案,转向首相卡梅伦。

        之所以高潮已过,是默多克能够逃过听证会这一劫。这除了他滴水不漏的对答,更应归功于“虎妻”邓文迪奋起护夫的那一巴掌。用此间媒体的话说,默多克花大价钱聘请的那些公关顾问们,都没有邓文迪这一临场发挥管用。顷刻之间,舆论的焦点全都集中到中国“虎妻”身上,津津乐道,意犹未尽,默多克得以从聚光灯下从容脱身。花絮变成了主题,主题变成了背景,听证会变成了闹剧。好戏似乎草草收场,除了埋怨那个“脑子缺根弦”的喜剧演员外,只能感叹默多克玩了一把民粹新闻观的自导自演,且效果不错。

        高潮的匆匆结束,全仗“虎妻”的八卦新闻吗?可能不尽然。议会听证会后的第二天,穷追猛打默多克的急先锋《卫报》刊登了专栏作家金肯斯的长篇文章,一反该报常态。作者开篇斥责说:英国疯了,或者至少是议会那一小块地方疯了,理智输给了狂热,思想输给了想象。作者称,尽管政界和媒体之间出了这么多问题,但杀人了吗?毁人了吗?英国发生了金融崩溃、传染病流行、地震或者饥荒?很多人无家可归了?“这不是柏林墙倒塌,不是纽伦堡审判”,不要“愚蠢地歇斯底里”。作者为默多克打抱不平说,没有默多克的创造性,整个传媒行业都会不如现在。文章最后建言,或许英国当前展现出的巨大政治和媒体资源应该被引导向英国、欧洲和世界的悲惨现状。无独有偶,英国广播公司是默多克的国际新闻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其总裁汤普逊22日在国际新闻公司旗下的《泰晤士报》上发表专栏文章,称“新闻记者必须被允许打破规则”,为电话窃听丑闻带来的对英国调查性新闻的质疑辩白。

        媒体的这些举动不是没来由的。面对各方压力,首相卡梅伦已表示要出台新的媒体管理办法,其中重要的变化包括,解散现有的报界自己组建的行业监管机构报纸投诉委员会,出台具有法规性质的监管规定,新建由媒体行业内外人员组成的权力更大的监管机构,更严格规范和监督媒体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默多克经过“最卑微的一天”已经被搬倒,竞争威胁已经不复存在,其他媒体再继续声势浩大地追打下去,恐怕就会反受其害,损及自身,用《泰晤士报》此前抱怨的话说,大家都住在玻璃房子里。对别人拍砖,难保不会被别人拍回的砖头打坏自家的玻璃。所以,媒体这些天谈新闻自由的话题多起来,对非洲饥荒的报道重视起来,对欧洲债务危机的惊呼大起来。

        在政界,与此相呼应的是,保守党议员们在默多克大势已去之后,主张不要再纠缠于电话窃听事件,而应将主要关注点放到欧洲债务和经济问题上。因此,默多克淡出了舆论焦点。不过,在反对党工党的追究下,电话窃听事件的影响正集中于卡梅伦,他与默多克传媒帝国的关系正成为事件后续发展的焦点。卡梅伦领导的保守党之所以在去年大选中击败工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默多克旗下的媒体放弃工党,转而支持保守党。

        卡梅伦面对的问题主要有几方面。第一,《世界新闻报》前主编寇松卷入窃听事件,贿赂警察,卡梅伦为何还要任用寇松担任首相发言人,进入权力核心?寇松被任命时只接受了最低级别的安全审查,而依照他的职位、接触到的机密,他应该接受更高级别的安全调查,这是为什么,谁批准的?卡梅伦没有就任用库尔森一事正式道歉,称自己对寇松上述行为并不知情,如有事后之明,当初是不会考虑用他的。对安全审查一事,迄今尚无清晰答复。

        第二,卡梅伦及其阁僚和默多克传媒帝国的关系到底有多深?从2010年5月上台执政后,在一年多一点儿的时间里,卡梅伦和默多克、默多克的儿子詹姆斯、心腹布鲁克斯三人会面26次,超过了卡梅伦与英国其他所有媒体代表会面次数的总和。会面大部分是在首相府或首相的乡下别墅进行的,默多克还被嘱从较为僻静的后门进出首相府,布鲁克斯两次被单独邀请到首相别墅与卡梅伦会面,寇松在今年1月因牵涉窃听丑闻辞去首相府新闻主管一职后,还在3月份与卡梅伦见过面。如果将卡梅伦的阁僚与默多克新闻集团高层人员的会面计算进来,那么卡梅伦政府和默多克之间的互动很是惊人。

        第三,卡梅伦在和默多克及其手下那么多次会面中,有没有谈论默多克对天空广播公司的收购?面对工党议员就该问题的九次质问,卡梅伦都未直接回答,而是拐弯抹角,避实就虚。

        近日部分民调的结果显示,卡梅伦在保守党内仍获得绝大多数的拥护,其支持率也高过副首相克雷格和工党领袖米利班德。此间一些分析认为,如果没有别的意外,卡梅伦可能再做道歉,但不可能如工党一度要求的辞职下台。目前英国正就电话窃听事件进行两个听证会和两个警方调查。从既往情况看,听证会本身就是目的,取得的结果往往不痛不痒,不了了之。但有媒体评论也指出,水门事件历经两年半的调查才取得结果,对窃听门的调查历时较长,很难说不会捅出猛料,难保不是卡梅伦的一个心病。 

        (本报伦敦7月29日电 本报驻伦敦记者 郭 林)

        上图为7月20日,英国首相卡梅伦在英国伦敦出席议会紧急会议,表示将扩大对窃听丑闻的调查。

        下图为默多克的资料照片。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