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7月27日 星期三

    “港口规划建设,我毕生的追求!”

    ——记天津港集团公司规划建设部部长李伟

    《 光明日报 》( 2011年07月27日   04 版)

        2000年,一个立志要做“当代精卫”的年轻人投身到天津港波澜壮阔的发展进程中。10年里,他组织完成了国内最早的港口规划修编项目——《天津港总体规划》,使天津港由单一的港口码头规划转变为综合性港口城市规划;他完成了天津港由人工浅水港向世界等级最高的人工深水港的提升;他设计应用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防波堤结构,为天津港筑起了坚固的“海上长城”……

        他,就是李伟。从博士到全国劳模,他一步一个脚印,在渤海湾畔留下了灿烂的青春足迹。

        10年间,他主持了重要规划30余项、重点工程近百项,获得部、市级科技成果奖励10项,取得国家专利4项……

        从空中俯瞰天津港,由南北疆延伸出去的防波堤犹如两翼,护卫着天津港的成长壮大。防波堤好比在大海中形成一道坚固的围墙,以此来减少港口的风浪和淤泥,防波堤围起来的区域又可以为吹泥造陆提供条件——天津港这个巨大的人工港就是这样不断建设形成的。

        2000年初,天津港着手进行10万吨级航道建设和码头改造工程。随着航道和港池越来越深,要求防波堤延伸出去,否则港口的深水化、大型化就没有办法实现。

        在海上建设防波堤,将刚刚起步建设的东疆港区所在海域围起来,进行吹填造陆——这是李伟承担的第一项重大任务。在深水区建设防波堤本身就是一个世界性技术难题,如果采用传统的“斜坡式”建设方法,不仅投资巨大,而且存在技术上的瑕疵。在他冥思苦想寝食难安的日子里,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一份资料,介绍挪威用内部真空的大型钢结构用作海上平台的基础。他头脑中灵光一闪:“防波堤是否也能做成类似的结构呢?”

        为了将理论模型转化为现实,他成了天津大学实验室的常客,一到周末他就在这里不知疲倦地做模型,从天津港现场拉来的两卡车海泥,成了他手中的宝贝。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修正……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海泥就居然快用完了!2003年年底,吹填土地基负荷层快速加固技术成功了!

        这一被命名为“插入式箱筒型基础防波堤结构研究及应用”的课题,后来获得了中国港口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获得了国家专利。目前,采用该结构已建、在建的防波堤总计10多公里,直接节约工程投资3.84亿元。

        此后,他又主持了“滨海地区吹填土地基负荷层快速加固技术理论”的研究,首次提出了吹填土地基负荷层快速加固技术理论,专家认为“具有重大的创新性和实用性”。目前他正着手进行“大型异型截面地连墙码头结构研究”、“天津港深水航道工程综合技术研究”等科技研发工作,均取得了较大进展。

        李伟很忙碌。近几年,天津港每年的建设投资都保持在100亿元以上,单每年编制的大型规划和相关性研究就多达约20项,再加上每年大大小小百余项建设项目的实施……他常常感到分身乏术。

        李伟很充实。他已经深深地爱上了港口的天、港口的海、港口的人。他说:“港口的规划建设工作已经成为我毕生的事业追求!”

        本报记者 陈建强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