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鸽子花漫山遍野。
毕业于五峰三坪希望小学的高美艳,正给远方的“亲人”写信:“阿姨,想起您,我心里面暖暖的,好幸福。谢谢您,谢谢您的爱心资助,让我这个来自山里的孩子,有了上大学的机会。”
高美艳的“亲人”,是来自千里之外的张家港“张闻明”。在她的资助下,高美艳顺利读完了小学、中学,考取了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
在五峰,还有很多这样幸运的“高美艳”。8年的爱心倾注,“张闻明”资助了一个个“高美艳”,累计达100多万元的款物。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张闻明”的无言承诺,早已化作了沉甸甸的责任和一往情深的坚守。
寻找“张闻明”:
“远方的孩子想见您”
“《张闻明,远方的孩子想见您》!”2003年9月10日,张家港日报刊发了一篇来自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三坪希望小学校长宋芳蓉的“寻亲”报道。
原来,2003年8月底,宋芳蓉写信给当时的江苏省张家港市委书记曹福龙,请他帮忙寻找半年来多次寄钱寄物给他们的好心人“张家港张闻明”。
“我的手机一直响个不停。港城市民都很感动,打电话、发短信,向我提供线索。”负责“寻亲”热线的张家港日报社记者何俊说。
然而,两天过去了,张闻明一点不见踪影。
9月12日凌晨,市民发来的一则短信让何俊兴奋起来,“你怎么不找找邮局呢?”
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翻阅从市区8个邮政网点寄出的汇款凭证。当那张署名“张闻明”,寄往“湖北五峰三坪希望小学”的汇款单出现时,何俊高兴之余又犯愁了,“汇款单上没有留下任何‘蛛丝马迹’!”
“‘张闻明’可能是江苏省张家港市移动通信公司的团支部书记曹丽萍。”正当大家感到“山穷水尽”的当口,城东邮政营业组的丁叶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线索,因为当时邮政和电信尚未分家,她看见过曹丽萍多次来寄钱寄包裹。
抱着一线希望,何俊找到了曹丽萍。让他欣喜的是,“还真找对了人!”
“‘张闻明’不是我一个人,而是我们公司团支部的一群年轻人。”曹丽萍透露。
在众人的“刨根问底”下,曹丽萍回忆起往事。
“2003年4月,我看到了一本叫《挑战》的书。第一篇是《高举‘圣火’的姑娘》,讲的是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三坪希望小学的校长兼教师宋芳蓉16年献身大山教育的感人事迹。”
“那晚,我睡不着了,眼前飘来飘去都是宋老师和她那30个学生的身影。”
“宋老师长年生活在潮湿的高山地区,加上营养不良,30岁就掉了6颗牙齿,还得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暑假,她拖着瘦弱的身体出山打工甚至卖血,给贫困生交学费。”
“因为回家路途遥远,孩子们都住在学校。床少人多,他们只能三四个人挤在一张一米宽的小床上睡觉,吃的顿顿都是苞谷饭。”
……
曹丽萍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尽力帮助宋老师和这群孩子。”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她就赶往单位,与团支部的几位年轻人悄悄商量起来……
2003年4月底,一笔600元的捐款“飞”到了宋芳蓉的学校。那时,父亲身患癌症的邓倩正打算退学,捐款犹如“及时雨”,使她获得了重新上学的机会;
5月,正是“非典”时期,口罩、防护服、消毒液等一时很难买到的紧缺物资,被星夜兼程地运送到了三坪希望小学;
9月,1000元教师节的慰问金又“飞”到了宋芳蓉手中。
三次捐款捐物和来信,落款都只有六个字:“张家港张闻明”。
“张闻明找到了!”就在宋芳蓉和孩子们焦急万分的时刻,当年9月13日,终于从港城传来了喜讯。
“老师,我们想见见这些好心的叔叔阿姨,想亲眼看看他们究竟长什么样,想和他们说说话!”孩子们激动万分。
千里“认亲”:
“叔叔阿姨是你们永远的亲人!”
2003年9月18日,对于湖北五峰三坪希望小学的孩子们来说,是个欢乐的节日。今天,“亲人张闻明”就要从千里之外的张家港赶来,翻山越岭进山“认亲”。
还没等汽车停稳,宋芳蓉已经带着她的30个学生,迎上前去。孩子们扑向令他们魂牵梦绕的“张叔叔”、“张阿姨”,十几双大手和几十双小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香皂太香了!我们以前从没见过这种东西,还以为是什么好吃的呢!”捧着“张闻明”带来的驱蚊香皂,邓倩开心地说。
“城里孩子司空见惯的香皂,到了五峰的孩子们手里,却成了‘宝贝’。这群孩子,真是让人心疼啊!”“张闻明”代表团的庞瑞和鼻子酸酸的。
“张闻明”带来了13000元现金和价值6000元的物资,准备给孩子们添置学习用品、补助生活。上午10点,捐赠仪式开始了。
“不好,有人晕倒了!”仪式进行到一半,学生队伍里突然传来“扑通”一声,大家回头一看,是二年级的学生李顺海倒下了。
“张闻明”代表团的徐如海背起孩子,和宋芳蓉一起赶往县城医院。
“叔叔,我听说你们今天要来,昨天傍晚就向宋老师请假,想回家换身过年时穿的新衣服。”醒来后的李顺海用虚弱的声音告诉徐如海。
“从学校到李顺海家,来回一趟得走五个多小时山路。”宋芳蓉抹着眼泪。
“我怕错过时间,今天早晨没吃早饭就往回赶,半路上被狗咬了。”又累又饿,加上受了惊吓,才9岁的李顺海实在支撑不住了,倒在了学校操场的泥地上。
“好孩子,一大早赶这么远的山路,多危险啊!”徐如海的眼睛湿润了……
“张闻明”抓住每分每秒,和孩子们待在一起。他们吃用玉米、蔬菜和少量大米煮成的苞谷饭;在用枯树枝搭成的“篮球架”下打篮球;跋山涉水,去山村看望孩子们的父母……
山里时晴时雨,踩着泥泞的山路,两个多小时后,“张闻明”来到了周志娟家。土坯房里黑黢黢的,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更没有电器。
“拿着!”何俊看得心酸,掏出200元钱,偷偷塞给周志娟。
“叔叔,200元太多了,这可是养两头大肥猪赚的钱啊,我爸爸一年都赚不到。”周志娟像碰到了滚烫的山芋一般,把手缩到了身后。
“拿这钱贴补家用,你也能安心学习,以后有出息了,让父母过上好日子!”周志娟这才双手接下。
“张闻明”到来的3天时间,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多了起来,他们比过节还高兴。然而,72小时的相聚是多么短暂,亲人们就要走了,还有多少知心的话没有和亲人说!
孩子们站在坡地上,依依不舍地和亲人们告别。山里的雾越来越浓,孩子们还是睁大双眼,想多看一眼即将分别的叔叔阿姨们,想永远地把他们记在心间。
八年坚守:
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深处
2010年春天,大山深处的三坪希望小学来了一位少女,她就是十七岁的山妹子刘颖。刚从千里之外的张家港回到家乡,她便急着来见恩师宋芳蓉。
“小颖,别忘了,是张闻明帮你圆了梦!”看着眼前神采飞扬的女孩,回想起五年前那个因为上不了专业舞蹈课,偷偷躲在被窝里哭的瘦弱女孩,宋芳蓉的眼角微微湿润。
“宋老师,您知道吗?我最大的心愿是,回到大山里当一名舞蹈老师,教很多孩子跳舞……”
就在六年前,刘颖还是三坪希望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张闻明”每年寄钱,资助她上学。书信往来中,曹丽萍了解到刘颖十分想学习舞蹈,但因家境贫困而一直未能实现愿望。
2005年8月,当得知由张家港市舞蹈学校、市文化馆等单位组成的文化教育代表团,将再赴大山深处时,曹丽萍恳请张家港市舞蹈学校的校长杨栋留意这位女孩。
在三坪希望小学,刘颖给杨栋跳起了自编的舞蹈《小背篓》。
“这个小姑娘是棵‘好苗子’!”从事舞蹈专业教学多年的杨栋当即表示,录取刘颖,学费、杂费全免。
“天上难道真的会掉馅饼吗?先前也打听过,舞蹈学校光学费就要每年12000元,加上服装费、食宿费,五年里没个十多万元根本学不下来!”当消息传到正在广州打工的刘颖父母耳朵里,他们怎么也不能相信这个事实……
同时被录取的,还有刘颖的同学王安超。五年间,他们在张家港舞蹈学校免费上学,曹丽萍时常去看望他们,嘘寒问暖。其间,刘颖两次获得湖北宜昌市民间艺术大赛舞蹈类一等奖。
八年的牵挂,一如初访五峰时那么浓烈,从未曾淡过;八年的执著,让山里的孩子们有了更好的学习环境,有了走出大山的机会。
在“张闻明”的倡议下,2005年,张家港骏马集团先后出资60万元,三坪希望小学得以修建了占地6000平方米的新学校,学生增至400多名。2003年至今,“张闻明”及张家港市社会各界,共为三坪希望小学捐款捐物累计达100多万元。
“从去年起,我不再担任张家港市移动公司的团支部书记了。”曹丽萍介绍身边的新团支部书记,“他叫江晓东,是位‘80后’。”
“今年3月,我们又发动全体员工捐了10万多元。5月底,预备再去一趟五峰,设立‘张闻明奖学金’,资助三坪希望小学以外更多的五峰孩子上学。”江晓东说,他们正在探索更完善的帮扶机制。
8年,只是开始。“张闻明”的爱心之路将越走越长。
本报记者 苏 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