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警方已开始承认凶手布雷维克枪击案很可能与右翼极端势力相关,同时担心或有后续袭击事件发生。由于历史原因,二战后极右翼势力在欧洲一直“惹人生厌”。然而自金融危机以来,其扩张速度令人吃惊。挪威、法国、德国、意大利、丹麦、奥地利等国的极右翼政党正在以各种方式影响本国政局,在地方选举中得票率也不断上升。
随着极右翼势力的日渐活跃,欧洲多个国家近来屡屡发生排外风潮。外来移民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和民族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从2009年瑞士全民公决反对在该国境内新建清真寺宣礼塔,到去年4月比利时禁止在公共场所穿着遮蔽全身的服饰,再到去年8月法国大规模驱逐罗姆人(又称吉卜赛人)以改善社会治安,不同文化族群之间发生冲突的情况日渐增多。
面对此次袭击事件本身,再加上策划这次事件耗时数年的事实,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全部精力在于应对伊斯兰恐怖袭击威胁的挪威安全当局,是否忽视了反伊斯兰右翼势力的威胁?2011年初挪威警察安全处发布国家安全展望报告,报告显示挪威并未重视右翼和民族极端分子可能造成的威胁,重点在于关注穆斯林激进势力可能造成的威胁,而激进的穆斯林此前反对挪威军方干涉阿富汗、利比亚和其他战争。
挪威警察安全处在国家安全展望报告中认为,极右派和极左派分子将不会对挪威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威胁。即使是此次爆炸和枪击事件发生后,挪威官方仍持类似的立场。
挪威首相斯托尔滕贝格在新闻发布会上对记者表示:“和其他国家相比,挪威极右派问题并不严重。然而,我们一直在密切关注部分团体的举动,警方也意识到部分右翼团体的威胁。”尽管挪威政府此前已经注意到右翼团体,但还是发生了安德斯·布雷维克枪击案。
伦敦经济学院研究员克里斯蒂安·乌尔里希森称,本次袭击由本国人发起这一事实让挪威人感觉难以接受,“美国发生9·11事件后,人们还可以问‘他们是谁?’,并将怒火发泄到别人身上,但我们不能推卸责任,他就是我们中的一员。”
本报记者 宋文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