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7月26日 星期二

    呼唤王大珩式的“共和国脊梁”

    作者:周继坚 《光明日报》( 2011年07月26日 02版)

        近日,我国光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大珩先生在北京病逝。消息传来,许多网友纷纷跟帖哀悼,有网友感叹:“王大珩先生这样的实干家,才真是共和国的脊梁。”

        在动辄拿“脊梁”当买卖的年代,这是一句由衷的赞叹。王大珩先生既是光学领域著名的科学家、奠基人,也是一位有着独特眼光的战略科学家。他为国奉献60多年,促成了中国光学研究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他同时还是国家“863”计划和国产大飞机项目的倡导者,90多岁高龄还在关心着国家的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

        回顾王大珩先生的一生,忠于国家、精于学术是他求索真理的主题。这也是王大珩先生,以及钱三强、朱光亚、钱学森、何泽慧等一大批老科学家身上的共同特质。近年来,这些老科学家的相继谢世,让人惋惜不已。这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一代科学家,他们胸怀祖国、勇于担当,他们不畏艰难、务实肯干。

        60多年前,以王大珩为代表的一大批留洋知识分子,带着从异国学到的高端技术,毅然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百废待兴的新中国,为新中国科技事业的起步和奠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少年时历动荡之局而立志报国,青年时留学海外且学有所成,并在新中国建立前夕排除艰难回到祖国,成为建国后各个科技领域的创立者和带头人。他们是共和国的第一批科学家,他们的选择告诉世人:科学没有国界,但是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

        这也是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的一代知识分子,他们孜孜不倦、几十年如一日的探索、奉献,为科技强国提供了最现实的力量支撑。60多年峥嵘岁月,见证了社会主义中国从初生到繁荣的成长历程,也见证了从上个世纪60年代打破大国的核威慑,到今天的“嫦娥”揽月、“蛟龙”下海的辉煌科技史。这一切成绩的取得,正是这一代科学家打下的老底子。

        如今,科学界中青年人才队伍已经基本形成,多数科技工作者都能以老科学家们为楷模,兢兢业业、务实奋进。但极个别从业人员身上也暴露出一些不良的倾向:有人拿科研经费当私款,挥霍无度;有人以“荣誉评奖”当商品,炒买炒卖;有的人能力不足,不学无术,忙于抄论文、跑关系;有的人不论贡献,斤斤计较,整天谈条件、比待遇。当他们老去,再比照王大珩这样一批胸怀坦荡的大家,不知该作何种感想。

        哲人其萎,感伤莫名。王大珩先生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的功绩仍将闪烁在星空之中。对于年轻一代来说,如何继承老一辈科学家的理想和信念,将个人的成长对接国家的需要,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能否多一些王大珩式的“共和国脊梁”,这是一种期待,更是一种鞭策。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