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7月26日 星期二

    凌晨涌动献血潮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7月26日 05版)

        24日凌晨2时,27岁的小伙子徐展正用药棉按着手肘处的针眼走出温州市中心血站。为了献血,他排了近5个小时的队。徐展是一家化工企业驻温州业务处的工作人员。前晚9时许,他看到手机微博上血库告急的信息,立马往血站赶。

        一到血站,他发现自己算是迟到者——血站里已经人头攒动,有“80后”,有“90后”,甚至还有70多岁的老奶奶陪着孙女来的。“那么多伤员在等待救治,而我们只是排一下队,尽到一点小小的义务,或许就能挽回一条生命,这样的价值多么高。”习惯了生意场上精打细算的徐展说。

        “从未见过凌晨还有这么多人来献血。”1988年进入血站工作的业务科科长陈李正忙着采血,她临时被抽调过来加班,她说,“我们多想快点让所有人献完血回去休息,但流程不容马虎,否则会出事,一台采血机1个小时只能采集10来个人的血液。”

        到24日凌晨4时,采血室的电视屏幕上播出央视的滚动字幕:“救援仍在继续,血库已经充足,建议献血者白天再来。”看到滚动字幕,等候献血的人们松了一口气,但是大家又商量起来:“万一还不够怎么办?”“宁可多采一些备着,以防万一。”献血队伍中非但没有人离去,还陆续有新人赶来加入。记者采访时遇到一位赶过来献血的温州老太太,今年过60岁了,已不符合献血的相关规定。一听有此规定,老太太急了,一口咬定自己只有55岁。

        “门口停满奔驰宝马,温州人并不只会炒房、开豪车、穿名牌,血和钱要捐给真正有需要的人。没有哪次熬夜比今晚更有意义。”市民蒋琇在排队献血时发了一条微博,后被转发8000多次。

        开婚纱店的赵菁晶就是一辆敞篷“宝马”车的车主,她和朋友一起来献血。赵菁晶体检后发现其体质暂不适宜献血。“自己不能献,让朋友献,我就做个司机,也算尽一份力了。”赵菁晶说。

        血站门前,还停着“保时捷”、“兰博基尼”、“奔驰”等豪华名车。保安程朝雨对记者说,开高档车来献血的大有人在。

        据温州市中心血站统计数据,“7·23”动车事故以来,截止25日下午4点,温州市民共成功向该站献血近2000人次,献血量达到三十多万毫升。正如一位网民评价:谁说温州人只重利而忘义呢?温州人的血液中不仅仅流着赚钱的冲动,也流着爱心的温暖,更有在灾难面前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激情!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