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7月21日 星期四

    国家图书馆藏《诺尔曼·白求恩纪念册》

    作者:黄 霞 《光明日报》( 2011年07月21日 09版)

        “艰难与辉煌”展出了1940年八路军政治部、卫生部为纪念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诺尔曼·白求恩以身殉职而出版的纪念册,书中收入了毛泽东著名的《学习白求恩》(后改名《纪念白求恩》)一文。

        诺尔曼·白求恩1890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镇一个牧师家庭,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医学院。1935年被选为美国胸外科学会会员、理事。他的胸外科医术在加拿大、英国和美国医学界享有盛誉。同年11月,加入加拿大共产党。1936年西班牙战争爆发后,他率医疗队奔赴马德里前线,抢救反法西斯战士。

        1938年1月,白求恩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一支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带着大量医疗器材,奔赴中国,支援中国人民的正义斗争。在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周恩来接见了他。3月底,他们到达延安。毛泽东会见了他,热情赞扬他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6月17日,他带领的医疗队来到晋察冀军区,聂荣臻司令员聘他为晋察冀军区卫生顾问。在此后近两年时间里,他以满腔的热忱、高度的责任心、忘我的牺牲精神和精湛的医术,冒着敌人的炮火,救护八路军伤病员。

        为减少伤员的痛苦和残疾,他把手术台设在离火线最近的地方。1938年11月底,他率医疗队到山西雁北进行战地救治,两昼夜连续做了71个手术。1939年2月,他率18人的“东征医疗队”到冀中前线救治伤员,连续工作69小时,为115名伤员做了手术。为改进抗日根据地医疗卫生工作,他提出开办卫生材料厂,解决药品不足问题。他创办医护训练班,培训了大批医务干部,还为冀中部队建立了13个手术室和包扎所。1939年6月,返回冀西后,他又创办了卫生学校,亲自制定课程,编写教材近20种。1939年10月下旬,在河北省涞源县摩天岭前线战斗抢救伤员时,他的左手中指不慎被手术刀割破,他不顾伤痛和高烧,仍坚持战地救护工作。后因感染中毒,转为败血症,白求恩于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逝世,终年49岁。11月17日,晋察冀边区党、政、军领导机关和驻地群众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12月1日,延安各界举行追悼大会,毛泽东题写了挽词。

        12月21日,毛泽东为八路军政治部、卫生部将在1940年出版的《诺尔曼·白求恩纪念册》写了《学习白求恩》一文。《诺尔曼·白求恩纪念册》一书中还收入了朱德的《追悼白求恩同志》、王明的《纪念白求恩同志》、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慰问白求恩医师家属电》等6篇文章。该书封面和书前均有白求恩的照片,书前有王稼祥的题词。毛泽东在《学习白求恩》一文中高度赞扬了白求恩的共产主义、国际主义精神,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向他学习。该文在新中国成立后编入《毛泽东选集》第二卷时,标题改为《纪念白求恩》。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