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7月21日 星期四

    学习贯彻“七一”讲话·宣传部长访谈录

    打造五大特色品牌 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访河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聂辰席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7月21日 04版)

        近年来,河北省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对继续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行了系统阐述。河北如何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步伐,提升河北的文化软实力?记者就此采访了河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聂辰席。

        记者:7月1日,您在人民大会堂现场聆听了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有什么切身感受?当前,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是摆在全党面前的首要政治任务,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承担着学习宣传贯彻和促进贯彻落实的双重职责,河北省宣传文化系统有哪些安排部署?

        聂辰席:大会现场气氛喜庆、热烈而庄重,总书记讲话引发了23次雷鸣般的掌声,掌声是赞同,是期待,更是信心。总书记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总揽全局,内涵丰富、思想深邃,特别是用很大篇幅阐述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目标、方针和任务,强调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作为省级党委分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负责同志,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有信心把各项工作做深做实做细,为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提升文化软实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胡锦涛总书记“七一”发表重要讲话,我们在组织收听收看的同时,立即发出通知,随后专门召开了部务(扩大)会议,对在全省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讲话精神热潮进行了安排部署。

        一是要求宣传文化系统先学一步、深学一层。把总书记重要讲话作为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围绕讲话中提出的重大理论观点、政策主张和目标任务,结合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分专题组织系统学习活动,开展阐释普及工作,确定一批研究成果。二是在全社会营造学习贯彻讲话精神的浓厚氛围。组织各级各类新闻媒体,运用多种形式宣传好讲话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精神内涵和深远影响,及时反映各地各部门学习贯彻情况,推动党员干部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三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用讲话精神指导河北改革发展实践。贯彻总书记讲话,最重要的是把观点、方针、政策转化为推动河北科学发展,加速转型升级的思路、措施、办法和具体的工作项目,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动态统一。

        记者:在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河北省和六个设区市荣获“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称号,中央领导对河北文化体制改革给予高度评价。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河北如何按照总书记讲话要求,进一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产业发展?

        聂辰席:近年来,河北省着力加强文化建设,完成了中央确定的文化体制改革重点任务。目前,全省169家出版发行单位、223家电影制片和发行放映单位、92家文艺院团、4家新闻网站全部完成转企改制;省市县1400多家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创新进展明显;11个市和172个县(市、区)全部完成文、广、新三局合一,建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实现广播、电视两台合并;河北电台、电视台和各市广播电视台全部完成制播分离;整合广电网络传输机构,形成全省一张网;省、市、县三级党报党刊实现宣传与经营两分开。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运用课题式设计、项目式管理、工程式推进、台账式督查、绩效式考核的“五式工作法”,科学谋划,合理布局,强力推进,实现新突破,增创新优势,努力建设文化强省,进一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一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转企改制文化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二是积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建成102个县城数字影院的基础上,“十一”前,实现每县一个数字影院的目标。三是大力实施“数字化引领、结构化升级”工程,推动传统文化产业改造升级。四是加大文化精品创作生产力度。

        记者:河北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居全国第三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居全国第二位……河北境内的文化资源,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堪称大省。请您介绍一下河北在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方面有什么具体抓手?

        聂辰席:文化建设离不开文化品牌,品牌战略是衡量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为将我省丰厚的文化资源转化为亮丽的文化形象,我们梳理河北文化脉系,提出打造“红色太行、壮美长城、诚义燕赵、神韵京畿、弄潮渤海”五大文化品牌,以此提升河北文化的魅力、扩大河北文化的张力、增强河北文化的影响力。

        我省境内太行山区有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赤岸129师司令部旧址、城南庄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等知名革命圣地。打造提升“红色太行”文化品牌,就要大力发展太行山红色旅游,继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倾力构建沿太行山文化带。

        长城是古老中国的文化象征,河北是长城途经最长、保存最完好、建筑最具代表性的省份。打造提升“壮美长城”文化品牌,就要做好长城文物遗产维护和相关产业发展工作,深入发掘长城文化的当代价值,充分发挥长城文化的教育功能,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

        “诚义燕赵”是河北文化的根脉,是人文河北的源头,具体体现为仁厚诚朴、重信尚义、慷慨忠勇的精神底蕴。打造提升这一文化品牌,就要加强燕赵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挖掘燕赵文化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赋予其时代特色,培育催生具有燕赵风骨的文艺精品和文化旅游产业集群。

        “神韵京畿”文化品牌,显示了河北与京津的唇齿与共关系,为利用好“梯度差”、实现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创造积极的文化氛围和心理条件。打造提升这一品牌,需要充分利用地缘人文优势推进环首都文化产业带建设,抓好相关重大项目建设,搞好文化外宣活动。

        打造提升“弄潮渤海”文化品牌,要谋划推出系列文化精品,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展现沿海经济发展隆起带和河北沿海的优越地理位置、独特的产业优势和改革开放意识,向世界展示河北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

        我们将依托“五大文化品牌”,聚焦核心元素,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文艺表现形式,努力彰显革命文化、爱国文化、根脉文化、畿辅文化和开放文化等河北文化的精神内涵,努力把河北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推动河北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 (本报记者 耿建扩)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