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7月19日 星期二

    从黑白记忆看彩色生活

    刘祥杰(原西藏山南地区地委组织部干部) 《 光明日报 》( 2011年07月19日   15 版)
    载歌载舞的藏族群众。 CFP

        2011年7月4日上午,我利用去郑州讲课出发前不足两个小时的时间,参观了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的西藏和平解放六十年成就展。展厅里一张张彩色图片,一幅幅生动的画面,真实反映了西藏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为我的第二故乡美好的今天感到欣慰,为我阔别多年的乡亲们今天的幸福美满生活感到由衷的高兴。

        回想往昔,1977年我参加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在加查县冷达村生活的一幅幅画面蒙太奇般浮现在眼前……

        冷达公社位于雅鲁藏布江畔,依山傍水。我们当时住的是生产队部,和村民一样的平顶房。那时的房子很差,都是碎石砌墙,泥巴打顶,很小的窗口,低矮昏暗。我们都睡地铺,两铺之间放一只藏式矮柜,就是我们的办公桌。

        这是我们当时贫困生活的缩影,然而就在这里,我和村民结下了兄弟般的情谊。我到达后第一天,听公社党支部书记介绍情况,与各生产队队长见面,尔后到农田、牧场检查生产,第二天就参加劳动。

        我开始还不太适应,社员们争相关心我。见我累了,他们用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汉语催我休息;装土的筐子呈三角型,背带勒在胸前,有的社员见我穿得单薄,就把自己的甲末江(垫肩)——一张中间挖了孔的野牛皮——脱下来给我套上。

        农民的生活是快乐的,也是很艰苦的。小尼妮十二岁就要弃学务农。她父亲找到我,要求批准孩子参加劳动挣工分,尽管每个工分才值三分钱。她家六口人,母亲半瘫痪,只有父亲一个劳动力,四个孩子张嘴等吃饭。我听了很不是滋味,及时找工作组组长汇报情况,建议安排学生勤工俭学。

        其实,我对他们的关心,远不如他们对我的关心。平时经常有人给我们送酥油茶、青稞酒,有的还送熟鸡蛋。一次,十级大风来临,飞沙走石,黄烟滚滚,打得人睁不开眼睛,我在返回的路上,忽见一个身影闪进我的房门。进屋一看,小尼妮正将一桶水倒进我的哈洋锅和脸盆里。风暴来临之前,他们首先想到的是我。

        此后,继续与村民“三同”了一段时间,彼此建立了深厚感情。工作组撤离时,乡亲们和我们依依难舍,接我们的大轿车在马路边静静等待了好长时间,感受着亲人间的离别之情。女人们一个接一个地哭了,她们喜欢流泪;我和工作组的几个男人带着笑容紧握着一双双粗黑的手,倾谈以前,相约以后。但是,当我来到一个年已七旬的老羊倌面前,发现一颗泪珠顺着他那颤抖的眼角正流向布满沟壑的面颊,我再也控制不住了,泪水哗的一下夺眶而出,上百名老乡的面孔在我的面前顿时模糊了起来。

        西藏成就展唤起我三十年前的回忆,难忘的过去又将我推向多彩的现实。中央的关怀,各省市的支援,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已使这块贫瘠的土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像当年小尼妮一样的孩子们再不会为了工分而辍学,而是背着花花绿绿的书包去上学。山南的沃卡电站发电量已达3万千瓦,油灯已成为历史文物;人们再不会趴在蜡烛下写信,因为电话线已通向各个村落;尤其是靓丽的民居工程,新村里再也看不见那么小的窗口,而是明亮的大玻璃窗。这个季节,展现在我面前是绿油油的青稞、小麦和乡亲们笑呵呵的脸庞。

        (本报通讯员易凡琦整理)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