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7月19日 星期二

    人与城市共同成长

    ——鄂尔多斯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巡礼

    《 光明日报 》( 2011年07月19日   04 版)

        走进今天的鄂尔多斯,满城花树摇曳,高楼鳞次栉比,街道整洁有序。这里,政通人和,社区文明,文化繁荣,经济发展强劲有力。

        “没有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创城就会失去意义。”鄂尔多斯市委书记云光中说,“鄂尔多斯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西部地区崛起的活力之城

        来到鄂尔多斯,你就会被这里的活力和速度所震撼。在康巴什新区,塔吊林立,车水马龙。上百座摩天大楼正在拔地而起。一位外国记者惊叹于鄂尔多斯的变化,称她为“中国西部的深圳”。

        据统计,近3年来,鄂尔多斯用于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投资每年保持在百亿元以上。鄂尔多斯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城市核心区,加快旧区改造、新区建设步伐。东胜区已经从10年前的小县城变成了大都市。目前,鄂尔多斯城市核心区面积由10年前的20平方公里扩大到近150平方公里,人口由20万人增加到100万人。

        鄂尔多斯进入新世纪以来,GDP年均以20%多的速度增长,财政收入以30%多的速度增长。

        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考量一个城市的好坏,主要看的是教育和医疗卫生资源。

        在鄂尔多斯,实现12年免费教育,从今年开始3年内,实现从幼儿教育到高中教育的15年免费教育,而且对外来人员的子女实行同城待遇。对考取专科、普通本科和国家重点本科院校的蒙古族学生,每人每年分别提供3000元、5000元和7000元的补助费。全市蒙古族学生基本形成了19年免费民族教育体系。

        目前来鄂尔多斯执教的全国特级教师、教学能手1000多名。鄂尔多斯选拔全国高校的优秀毕业生任教,全市学校的教师本科以上学历的达到了60%以上。

        鄂尔多斯新建的市中心医院、中蒙医院里,设施一流,世界上先进的医疗设施这里都有。市委书记云光中说,鄂尔多斯实行财政补贴,市里所有的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实行药品的“零差价”销售。如今,鄂尔多斯全市医保实行全覆盖,农村的报销标准达到10万元。而且每两年35岁以上的所有居民都可享受一次免费体检。在农村牧区,村村建起了卫生室,每个卫生室配备从正规的医科高校选聘的5名本科以上学历的全科医生,形成完备的医疗体系和15分钟医疗圈。

        让人民群众尊严地生活

        让鄂尔多斯人最感到安心的是社会治安。东胜公安局2004年实行了一个新机制——“天天严打、天天严管队伍”,实行治安“全天候、全时空、零容忍”常态管理。鄂尔多斯也获得全国“最安全城市”的称号。

        同时感到舒心的还有农民工这个群体。在鄂尔多斯,所有的农民工都不用担心拖欠工资,因为业主、施工单位必须交保证金后才能开工。鄂尔多斯大大小小的工地有上千个,涉及15万多农民工。在所有大的工地,都建设了“农民工之家”。

        今年开始,鄂尔多斯作出决策,为城市中心区的20万享受低保的居民建设保障房。鄂尔多斯准格尔旗暖水乡2000户农牧民祖祖辈辈靠拉水生活。近3年,政府投资10亿多元让他们整体迁入城区,并在社区里找到了工作。

        据统计,鄂尔多斯每年各级财政收入的60%用于改善民生,社会保障标准实行的是东南发达地区执行的标准,在内蒙古保障标准最高。

        鄂尔多斯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苏建荣这样评价鄂尔多斯:通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升了政务效率、市民素质、社会文明程度、老百姓的幸福指数,留下了一座现代化的城市,留下了一座宜居的生态城市,留下了一座精细化管理的城市。(本报记者 高 平)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