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速放缓,但物价却创出新高,中国经济“硬着陆”了吗?
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接近实体经济扩张与收缩的分水岭,进出口增速也连续四个月下滑,那么,下半年宏观调控该继续收紧,还是适度放松?
面对当前经济形势的众多“两难”问题和社会疑虑,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今天在国务院新闻办用数字解疑释惑。
如何看经济增速放缓?
现象
中国车市上半年产销双双驶入“慢车道”,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资料,自今年4月出现2009年2月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后,国内汽车产销在持续两年的高速增长后终于减速,且呈现逐月回落的走势。
同样放缓脚步的还有制造业PMI指数,从今年3月53.4%回落到6月的50.9%,连续四个月回落;中国经济出口增速从3月的35.8%回落到17.9%,也是连续四个月下滑。
再看今天发布的数据,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6%,其中一季度增长9.7%,二季度放缓为9.5%。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增速放缓?
“尽管部分经济指标有所回落,但当前中国经济的总体运行态势良好,经济增长由前期政策刺激的偏快增长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盛来运指出,“就像跑步一样,不能老是以加速度冲刺,放慢脚步,是为了跑得更好。”
盛来运认为,部分经济指标在二季度出现回调,是主动调控的结果,也是部分刺激政策退出后市场的一种正常反映。比如,对汽车销售的补贴政策取消,再加上部分城市出台了汽车限购政策,今年上半年汽车销量大幅回落22.1个百分点;房地产调控也对建材、装修、家电等相关产品销售造成影响,上半年家具的销售增长回落8.5个百分点,家电的销售回落7.3个百分点。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6%,与十年前平均两位数的增长比较起来是在放缓,但这个经济增长速度,相对于“十二五”规划所确立的发展目标,以及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并不低。
经济增速适度放缓,也有利于减缓物价上涨的压力,把注意力引导到调整结构和提高增长质量效益上来。
事实也证明,经济增速放缓了,并没有影响经济发展质量,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连续四季度基本稳定在14%左右,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增长27.9%,增长质量较高。
一些人担忧经济增速放缓会影响就业,但上半年的数据打消了人们的疑虑,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比上年同期增加500多万,二季度外出农民工的人数在一季度的基础上继续增加400多万,就业在稳定增加。
“这些也说明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是正确的,宏观调控是有力的、有效的。”盛来运说。
谁推动CPI创下新高
现象
6.4%!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的6月份CPI同比涨幅刷新36个月新高。其中,猪肉价格上涨57.1%,影响CPI上涨约1.37个百分点,外界戏称“CPI新高是被猪拱上去的”。
“6月份CPI创新高,比5月份扩大了0.9个百分点,主要还是翘尾因素的影响和食品价格6月份涨幅比较高所致。”盛来运如是分析。
6月份CPI的翘尾因素是3.7个百分点,比上个月扩大了0.5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扩大了0.4个百分点,加起来正好是同比指数扩大了0.9个百分点。而且,新涨价因素主要还是食品价格的环比上涨,特别是6月份猪肉价格比5月份环比上涨了11.4%,由此带来对CPI的影响,环比指数影响了0.36个百分点,可以看出新涨价因素中,主要还是由于猪肉价格的上涨造成了一些影响。
在盛来运看来,这次猪肉价格上涨的机制跟上次相比的一个重要变化是“成本推动”,上半年猪肉产量下降并不太多,但价格涨得如此高,就在于人力、饲料、运输、环境治理等成本的增加,所以,未来的猪肉价格还是要用市场化的手段来调控,特别是要加强生猪的生产和供应。
由此看来,上半年由于多种情况的影响,物价水平还是在不断创新高,还是在高位运行。从影响的因素来看,包括国外流动性仍然还非常充裕,国内也面临着成本长期上升的压力,物价调控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下半年调控作何转变?
现象
猪肉价格持续上涨,食用油、矿泉水等价格也在上涨,如此物价上涨态势,不仅令中低收入人群感觉到了压力,而且城市收入较高的白领也感觉不轻松了。除了居民生活,部分企业也有了经营的新困难。如何稳定物价,管理通胀预期,是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
“尽管物价上升的压力还比较大,但是维持物价稳定的有利条件在增加。”盛来运对“稳物价”表达的信心,主要来自五个“有利条件”:
第一,今年夏粮继续丰收,是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会有利于降低通胀预期;第二,目前绝大多数的工业品还是供过于求的格局没有变化,尤其是这一次经济增速的适当放缓,有利于减轻价格上涨的需求压力;第三,6月份国际市场的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落,有利于减轻强大的输入性通胀压力,所以PPI和工业品的购进价格环比指数已经出现两个月的连续回落;第四,前期稳健的货币政策,尤其是连续收缩流动性的积极作用正在显现;第五,翘尾因素在下半年会逐月缩小。
盛来运坦言,有利条件要转成现实还有一段距离,还必须继续把稳定物价放在宏观调控的首位,要加大政策的贯彻与落实,问题的关键还是,如何处理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管理好通胀预期以及调整经济结构之间的关系。尤其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在控制物价的同时加大对低收入人群的补贴。
专家综合各种信息判断,下半年国家宏观调控的基本取向不会变,同时会根据形势变化,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把握好宏观调控的力度、节奏和重点——目标是:既要把物价涨幅降下来,又不使经济增速出现大的波动。(本报记者 张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