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7月13日 星期三

    13亿尾鱼放游江河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7月13日 10版)

        本报北京7月12日电(记者李慧)7月12日,农业部与江西、湖北、湖南、安徽、江苏等五省人民政府联合启动长江中下游渔业资源修复活动。此次活动在五省共设置101个放流点,放流青、草、鲢、鳙等重要经济鱼类约13亿尾,种植水草13.5万亩,底播贝类2100万粒。这是农业部为恢复全国渔业生产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之一。

        农业部有关负责人介绍,长江中下游五省是我国渔业主产区,淡水养殖面积和产量占到全国的一半。今年春夏之际的特大干旱造成长江中下游湖泊、江河水位急剧下降,不少湖泊水位跌至历史最低。受此影响,天然水生生物资源、水域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旱灾发生后,农业部及时启动了抗灾应急工作机制,一手抓灾后复产、一手抓管理落实,按照淡水损失海水补,灾区损失全国补,灾区少减产、不减产、促增产,其他地区保增产的思路,确保实现全年水产品产量增长,保障全年水产品有效供给和市场稳定。

        为修复受损渔业资源和水生生态,今年以来五省已举办各类增殖放流活动200余次,放流经济鱼类苗种达17.65亿尾。今后,五省将继续加大水生生物养护力度,综合运用增殖放流、底播贝类、栽植水生植被等有效措施,恢复重建水生生态,同时指导渔民调整养殖结构,采取“稀养速成”的方法,养殖生长快、效益高的特色经济鱼类品种。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