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7月13日 星期三

    河北衡水:

    “庭院”花满径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7月13日 09版)

        傍晚,河北省深州市榆科村张占礼家乐声悠扬,农家小院充满了欢声笑语,30多名戏曲爱好者正在这里举办戏迷联欢会。主人张占礼是一名普通农民,酷爱戏曲,他于2009年建起了自己的“乡野梨园”文化大院,每月举行三次戏迷演唱会。如今,张占礼的文化大院已成为深州农村文化生活的一道亮丽风景。

        衡水是传统农业大市,农村人口占70%以上。为让健康文化引领农民精神生活,该市立足市情,突出特色,以一家一户的农村家庭为单位,实施了“文化庭院”建设工程。在全市建设文化庭院建设示范村和文化中心户,通过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使一批又一批家庭成为农村文化家庭,使之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窗口”和倡导精神文明的“舞台”,让农民自己在创作和表演中陶冶性情。这样的“文化庭院”全市已发展到上千个。 

        每当夜幕降临,饶阳县同岳乡刘苑村60多岁的李永昌老人,总会带着村里的20多名宣传队员,以身边的事物为题材,创作表演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一批具有现实意义和生活气息的文艺节目被群众津津乐道。像刘苑村文艺宣传队一样活跃在农村的业余文艺队伍在衡水市还有很多。近年来,衡水充分发挥市县宣传文化部门的作用,通过举办不同类型的培训班以及传帮带等多种形式,在全市农村建立了一支支不走的农村文艺骨干队伍。武强县皇甫村建起农村业余梆子剧团,编排传统剧目30多个,在周边村庄演出40多场。在武强县周窝镇西安院村,每逢农历初一、十五,村民袁树林的“西安书法社”内就人头攒动,既有年逾古稀的老人,又有顽皮可爱的孩童,更不乏蓬勃向上的青年才俊。只见有的挥毫泼墨,有的围观品评,有的相互切磋……好一派温馨祥和的景象。(本报记者 耿建扩 通讯员 张荣霞 葛永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