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7月13日 星期三

    戒毒:一手“治魔” 一手“养心”

    ——走进山东(济宁)戒毒康复中心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7月13日 05版)

        6月26日,国际戒毒日到来之际,记者走进山东省(济宁)戒毒康复中心,领略“治魔”与“疗心”的力度,寻觅“回头是岸,人性复归”的生命轨迹,思索着家庭、医院、社会应肩负起怎样的责任。

        治“魔”自调整生命状态开始

        刚到山东(济宁)戒毒康复中心的大门口,就看到蜷缩在墙角的来自菏泽的刘某,此时他像被成千上万个蚂蚁啃噬着,汗毛直竖,浑身抽搐,欲扶着墙站起时,却摇摇晃晃。送他前来“戒毒”的父亲说:“这孩子23岁,原来70公斤的体重现在瘦得还不到40公斤。俺用尽了办法都不灵,只得送到这里。”

        怀着沉重的心情,记者步入戒毒康复中心。园林化院区内,树木繁茂,绿草如茵;小广场上,打篮球和羽毛球的人们正忙着;集医疗娱乐于一体的病房内,设有阅览室、网吧、台球室、乒乓球室、棋牌室……看到这一切,觉得这里倒像一所“学校”。毕业于某高校的戒毒学员小董说:“在这种环境里,身心得到调养,领悟到生命的珍贵。管教们既是医生,又像老师,每天早上带领我们跑步、跳健身操。精神好了,觉得重新找到了当初那个自己。”

        该中心首席专家苏中华博士说:“吸毒成瘾,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脑病,有着错乱、谵妄、幻听、幻视、妄想等诸多精神症状,这是因体内毒素的控制所致。我们就此进行了多项科研攻关,综合运用‘药疗、心疗、食疗、体疗、工疗’等方法,精心对其生命状态进行调整。”

        疗“心”以引导人性返归为目标

        出生于沂蒙山的姑娘小马,眉清目秀,进城后,在歌舞厅里染上毒品。在被强制戒毒后,她一度感到前途渺茫,几欲自杀。管教捕捉到她的心理波动,采取爱心疏导,小马逐渐好起来。她流着泪说:“以前吸毒的朋友,有的死了,有的不知踪影。我今年才20岁,要下决心重塑自我……”

        生理戒毒只是初步的,管教有句话:疗“身”容易,疗“心”难!他们探索出“心理戒毒”的“消除情绪消沉”、“化解心理矛盾”、“增强自信”、“重塑自我”的四个层面,层层递进,逐步深入。管教韩道国的观察日记里,密密麻麻地记载着每个学员的心理状态以及波动走向,像一幅幅“心电图”。在每幅“心电图”的下面,都有精心设计的疗方。他说:“要不断捕捉他们的心理活动,为他们测‘心’,来对症下药,进行心理干预和矫正。”  

        在这里,疗“心”运用了艺术手段,创造出绘画、沙盘、舞蹈、游戏、心理剧等疗法,让学员在艺术体验中矫正心理,如“沙盘游戏治疗法”、治疗师跟随“心象的流动”、与学员进行“心灵接触”。苏中华博士说:“沙盘犹如一面镜子,能映出学员内心的世界,便于更系统、更深层次的心理分析、治疗。” 

        生日聚会、温馨提示卡、亲情互动日等多种充满亲情手段并用,以润物无声的爱一点点融化着学员的心灵坚冰。韩道国说:“帮助每一个学员制定出心理戒毒计划,营造一个安静、平等、和谐的心理矫正环境,引导其人性的返归。”

        战胜毒魔需要全社会参与

        《2010年中国禁毒报告》显示,全国现有登记在册吸毒人员133.59万人。专家赵庆莲说,要治愈这一严重的“疾病”,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比如,以社会大视角来疗救。戒毒康复中心树立起以“教育为手段、医疗为保障、康复为中心、回归为目标”的理念,培养学员融入社会的意识与能力,让学员学习汽车修理、蔬菜粮食种植等,在生产劳动中掌握技能,培养“自信、自立、自强”的品格。

        戒毒效果受社会、家庭、人际氛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治疗这一“社会流行病”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近来,戒毒康复中心着力创建家庭、社会、医院与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教化模式,组织专家、医生、管教、身心康复的学员走向社会,进乡村、工厂、学校、社区,宣传戒毒知识,呼吁全社会行动起来,帮助戒毒者融入社会,解决他们的就业、入学及生活问题。

        当前,社会有种认识误区:一日吸毒,终身戒毒;毒不可戒、吸毒者等于废人。山东安康医院院长刘兆民说:“我们创建这所戒毒康复中心,就是要突破这一误区,呼吁全社会参与,尽快构建起以安置就业为核心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的工作体系,给予戒毒人员更多关心体恤,使他们病有所医、困有所帮、有学可上、有业可就,这样‘废人’定会成为有用之人。”(本报记者 邢兆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