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7月13日 星期三

    “没想到秦腔这么好看!”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关注现实关注普通观众”调研之一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7月13日 01版)
    《西京故事》剧照。吴征摄
    一位女大学生边看《西京故事》边流泪。张波摄

     编者按 

        “七一”前后,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携秦腔《西京故事》来北京演出,受到各方关注和好评。近些年来,该院关注现实关注普通群众,赢得了口碑和票房双丰收。本报自今日始,推出连续报道,对这种现象予以解读,敬请关注。

        6月26日至7月4日,一部秦腔戏在北京大学生和戏曲观众中引起了追捧和议论,这就是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参加教育部“纪念建党90周年优秀剧目进校园”和文化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全国优秀现代戏展演”活动带来的《西京故事》。

        北京交通大学天佑会堂的3场演出,涌入了北京26所高校的近5000名学生,跌宕起伏的剧情和演员精彩的表演拉近了九○后观众与古老秦腔的距离,座位上、过道上都坐满站满了人。谢幕时,学子们噙泪鼓掌、驻足不去,北京城市大学的石凌开向演员送上鲜花,她说:“这个戏让我学会了勇于承担”。走出剧场,青年学子们还在感动着、议论着,他们说:“没想到秦腔这么好看!”

        长安大戏院的3场演出更是吸引了首都知识界、文化界的众多人士观看。7月5日,文化部为《西京故事》举行专题研讨会,戏剧专家众口一词地给予这部戏高度好评,并从思想、文化、艺术层面上作出了总结与肯定。文化部部长蔡武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西京故事》是非常有特色的一部戏,它既关注现实,表达民声,又具有鲜明的西部特色。这部戏没有回避矛盾,表现了人民群众追求善良、诚信的美好品质,给社会矛盾、浮躁现状开了一剂良药,对年轻一代也很有教育意义,是现实主义题材戏剧创作发展的方向。”

        其实《西京故事》早在今年3月8日于西安首演后,就已经在陕西掀起了一波看秦腔的时尚,有人甚至说:“看秦腔比看大片更过瘾。”都知道陕西人爱听吼秦腔,可这样评价一部秦腔戏却是不多,但它确实出自看过《西京故事》的大学生之口。

        4个月,演出90余场,60多所大学4万多学子观看,30多家党政企事业单位包场或购票,向农民工赠票3000多张,召开各类座谈会30余场——这组数字,本身就是对《西京故事》的最好褒奖。

        “重新思考”

        ——大学生触动了心灵

        那么,由著名剧作家陈彦编剧、著名导演查明哲执导、“梅花奖”得主李东桥领衔主演的《西京故事》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赢得这样的口碑?

        《西京故事》发生在大杂院中。一家四口从农村来到大城市西京,父亲罗天福与妻子打“千层饼”供养考上重点大学的儿子、女儿。然而父母起早贪黑的付出,却得不到儿子甲成的理解和尊重,周围人的话里话外,反而使他内心更加不平衡。他嫌大杂院“不是人呆的地方”,他嫌姐姐捡废品“丢脸”,他居然对父亲说出“让千层饼见鬼去吧”、“无尊严,毋宁死”的伤人话,并离家出走。面对严酷的现实,身心疲惫的主人公罗天福有过迷茫,有过失望,有过歉疚,有过动摇,他曾给儿子下跪并想放弃梦想。但最终,他站立起来,成全了一个父亲、一个老支书、一个西北汉子的形象。正如那个贯穿始终的唱段所点出的戏魂:“我大(陕西方言:我爹)、我爷、我老爷、我老老爷就是这一唱,慷慨激昂,还有点苍凉。不管日子过得顺当还是恓惶,这一股气力从来就没塌过腔。”

        与罗家的故事同时展现的,还有房东西门锁一家三口的另一番“有了钱也过不好”的日子,还有嫉恶如仇的街道办负责人、睿智坚守的老知识分子、充满爱心的教授女儿以及农民工、房客、大学生等众多人物。他们之间恩怨纠葛,相互映衬,演绎了一幅当代人群的真实画卷。

        5月份记者在西安参加了一次观看演出后的高校座谈会,眼见着同学们争先恐后站起来发言。

        “我是一个从大山里出来的大学生,父母靠捡破烂供我上大学。《西京故事》让我重新思考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我的关系。”——长安大学任崇顺说。

        “现在大学同学中有贫有富,互相攀比,学习气氛越来越少,有什么意义?在浮躁虚荣的时代,我们需要这样的艺术。”——长安大学闫洁瑜说。

        “这些天许多同学在议论《加勒比海盗4》,我却把《西京故事》的剧照发到微博上。我们是否也应像炒作美国大片一样炒作一下这部戏?”——西安美术学院的高杨说。

        一个见多不怪的故事,一个土生土长的剧种,竟在当代大学生中有这样强烈的共鸣,值得仔细思量。

        “感同身受”

        ——农民工感到提气

        近几个月,进出于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剧场的人,都能在大门口看到贴在墙上用四大张红纸写成的感谢信,上边是工工整整的小楷写下的心里话:“院领导并《西京故事》全体演职人员:你们天天向社会演出大型现代戏《西京故事》,成功的塑造了我们农民工的形象,我们感到莫大的欣慰和自豪。在此,我代表所有进城寻梦的农民工,向你们表示由衷的谢意!”末尾署名:“西安一农民工”。这封感谢信3月22日晚悄然出现在剧场门口,引来不少路人驻足品读,颔首称是。

        写信的人叫张宏达,他后来被请到了省委宣传部举办的《西京故事》研讨会上,有机会说出了更加深层的感动:“我1995年带着两个孩子一家四口来到西安开了一家宏达商店,《西京故事》中罗天福所发生的故事我全部都遇到了,所以我对这个戏感同身受。”他说:“这是一个如何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故事,这是一个农民工与城市市民的故事,这是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这是一个激发斗志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进步的故事,这是一个考验人心的故事,这是一个歌颂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故事,这是一个歌颂感恩报德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激发内心潜能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大学生的故事,这是一个如何教育孩子的故事,这是一个歌颂亲民爱民助民的基层政府领导的故事,这是一个揭露当代社会存在问题的故事,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这是一个触及灵魂的故事,这是一个如何做人的故事……”一口气,张宏达给《西京故事》下了30个“定义”!

        来自江西抚州的农民工王寿民十七八岁就出来打工,有过与剧中罗天福一样艰难的经历。他说:“看这部戏我心里一直提着一股力气,觉得很骄傲。我们平凡,但是我们的努力和梦想一样值得每个人尊敬。”

        一群内心世界被忽略的人,以这样的方式,说出了他们对艺术家的由衷敬意!

        “社会价值”

        ——所有观众都在反思

        看到听到了观众的反映,再来采访院长兼编剧陈彦,他的一席话更发人深思:“我们这个社会,或多或少地遮蔽了小人物的生命价值,我想做的是,努力提升他们的生命价值和认识价值,提醒人们,创造社会的绝大多数还是靠双手劳动的普通人群,而不仅仅是‘精英’人士‘以少取多’的智慧。一旦社会的基础的劳作方式和价值长期遭到轻视、贱看和嘲弄,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就会倾斜。”

        《西京故事》整整写了三年,这三年中陈彦常常泪流满面、不能自拔。“城市应从内心去尊重这些外来建设者。他们对城市有陌生感、漂泊感、孤独感、卑微感,城市里最美的地方都是他们建设的,可一旦建设好,他们就离这些地方最远最远。”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位于西安市文艺北路133号,这条路上,有一个每天簇拥着近千人的劳务市场;而就在研究院的屋檐下,无论春夏秋冬,不管刮风下雨,都有农民工兄弟在这里栖息。这些同胞的生存状态,使陈彦意识到,农民工问题,是社会转型期的大问题。为了写作《西京故事》,他走访农民工集散地,与他们聊天交谈,和他们算家庭流水账……从他们淳朴的眼神中,陈彦读出了坚忍,又常常感到愧疚,体味到艺术家的社会责任的沉重。他告诉自己,为普通人写戏,为农民工写戏,这是天职啊。

        于是在《西京故事》中,就有了父亲罗天福对全家人“梦既然有,苦就该尝”的教诲;就有了儿子甲成“告别了沟壑,告别不了我的穷窝,走进了城郭,走不平等我的人格”的心理落差;就出现了女房东对农民工的嘲讽挖苦诬陷与罗天福一家对她的宽容;就产生了东方老人所计算出的每个饼赚3分钱、父母3年打饼108万个、赚了3万多元的辛苦账。所有这些,都一次次重重地敲击着观众的心灵。

        唱的是秦腔戏,说的是西京事,梦想、奋斗、挫折、尊严、价值、温情、敬畏等等,尽在其中。每个人从剧中,都看到了自己,理解了别人。(本报记者 单三娅)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