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占总水稻面积的57%,即1600万公顷。全国杂交水稻平均产量为7.2吨/公顷,大约比常规水稻单产多1.4吨/公顷。我国每年种植杂交水稻所增产的粮食可多养活7000万人口。杂交水稻为解决中国粮食问题,使中国成为最大的粮食自给国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从“三系(品种间杂交)法”到“两系(亚种间杂交)法”再到“超级稻”,从亩产400公斤到600公斤再到900公斤,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领衔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科研团队,探索的脚步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追赶太阳的人”
“事情只要交给秋香办,就放心了。”秋香全名陈秋香,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海南试验站副站长,共产党员,一个已经50多岁的男子汉。
为了杂交水稻的发展,1984年,“中心”在海南三亚建立杂交水稻南繁育种基地,陈秋香被安排在繁殖制种课题组,担负课题组的两系湖南冷水串灌繁殖、制种及海南南繁任务、开发部的繁殖制种以及基地的后勤工作,每年担负着20多亩的小材料的种植、鉴定、繁殖、制种工作,及300—1000亩的繁殖制种工作,工作量大,但他从未抱怨过。
如今,陈秋香已在三亚基地度过了近三十个春秋,因为长期驻站,父母病了,顾不得;亲人去世,赶不上;小孩教育,顾不了。凭着对这份事业的热爱,陈秋香始终无怨无悔、默默无闻地把自己的全部奉献给了杂交水稻事业。2000年,陈秋香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陈秋香只是水稻研究中心200多名科研人员中普通的一员。为了杂交水稻发展,每年冬季,“中心”科研人员像候鸟一样,飞向南方,在那里繁殖育种,加速实验。他们常常把自己称做“追赶太阳的人”。
“创新才是科研本色”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是国内外第一家杂交水稻专业科研机构,自成立以来,团队的科研活动始终围绕杂交水稻育种,进行高产、优质、多抗三系、两系法杂交水稻新组合选育,并开展远缘杂种优势利用、杂交水稻分子育种、转基因技术等一系列重大科研课题的研究。
1970年11月23日,袁隆平和助手在海南的普通野生稻群落中,找到一株雄花败育株,发现其对野败不育株有保持能力,为三系配套找到了突破口。
1972年,袁隆平与同事们一起率先育成我国第一个实用水稻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二九南1号”;1973年,协作组通过测交找到水稻雄性不育恢复系,至此,三系配套难关全部攻克,一举奠定杂交稻从理论到现实的基础。
1974年育成第一个强优势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究出一整套生产杂交种子的制种技术;1976年开始,三系杂交稻开始在全国大面积推广,比常规稻平均每亩增产20%左右。
杂交水稻震惊了全世界。
三系杂交水稻的成功,举世欢呼。“三系法”虽然大幅度增产,但也存在着配组不自由、种子生产环节多等不足。于是“中心”决心开展新的攻关,提出了育种方法从三系到两系再向一系迈进的战略设想。1987年,“两系法”研究被列为国家“863计划”项目,袁隆平出任责任专家,领导全国16个单位开展协作攻关。通过艰苦而漫长的实验,“两系法”最终迎刃而解。1995年,“两系法”杂交水稻大面积生产应用,到2000年全国累计推广面积达5000万亩,平均产量比三系增长5%—10%。
当全国农业界还在为“两系法”兴奋不已之时,“中心”又提出了更高的奋斗目标——研究超级杂交稻,这是水稻育种的“第三次革命”。
1996年,我国启动了“中国超级稻研究计划”。经过5年攻关,2000年,超级杂交稻达到农业部制定的第一期目标,实现百亩示范片亩产700公斤以上;2004年,实现百亩示范片亩产800公斤的第二期目标;今年4月,超级杂交稻海南试种基地传来喜讯,亩产预计突破900公斤。
中国人的“饭碗”让世界放心
日益严峻的气候危机,正成为粮食安全面临的最大挑战。怎样确保粮食安全,这也成了人类面临的一大问题。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同样处于这一危机的阴影之下。
然而,三系杂交水稻和两系杂交水稻研究陆续取得成功,使我国稻谷亩产提高20%,经大面积推广后,为解决国人吃饭问题作出了重大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在3000亿公斤基础上,以500亿公斤为一级,先后连升四级,2004年以来,经过5年的连续增产,总产量稳定在5000亿公斤水平,实现了粮食供求基本平衡。
今天,中国杂交水稻走出国门,正为解决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缺粮问题发挥作用。至今,已有东南亚、南亚、南美、非洲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研究或引种,种植面积达150万公顷,增产效益十分显著,被世界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到目前为止,“中心”成功举办了30多期杂交水稻技术国际培训班,主持召开了6次国际学术讨论会;有12名专家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聘请为技术顾问,其中袁隆平院士为首席顾问;与国际水稻研究所和美国、菲律宾、越南、几内亚和以色列等国的一些机构建立了研究与开发的合作关系;先后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逾千名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前来访问交流或培训学习。“中心”为杂交水稻的国际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报记者 龙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