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7月12日 星期二

    西藏三个邮递员的故事

    《 光明日报 》( 2011年07月12日   10 版)

        6月下旬,记者赴西藏采访中国邮政普遍服务。在拉萨,在那曲,在日喀则,记者为无数在西藏艰苦邮路上默默奉献的邮政人所深深感动。

        拉巴次仁、古如、亚林,就是他们中的三位普通邮递员。

        辽阔的高原,地广人稀,中国邮政的绿色标志在这里顽强屹立。是可爱可敬的普通邮政人,为中国邮政擦亮了招牌,也成为西藏精神的鲜活注解。

        亚林:乃堆拉山拥军情

        在喜马拉雅山脉南麓海拔4400多米的乃堆拉山口,矗立着一座国际邮政亭。这里海拔4300米,气候恶劣,交通不便,每年大雪封山达7个月之久。

        长年行走在这条风雪邮路上的邮递员只有一个人,他就是西藏亚东县邮电局藏族国际邮件交换员亚林。

        以前,驻守在这里的西藏军区边防某团乃堆拉哨所文化生活相对单调,官兵们最大的期盼就是每天能读书看报。1989年元旦,亚林主动向单位申请,负责跟外方交换国际邮件的同时,专门为乃堆拉哨所的官兵送信送报。从此,不管刮风下雨,还是大雪封山,他总是如期而至,这一送就是22年。

        如今,邮局为亚林配备了一辆小卡车,但每逢大雪封山,车行不远还是会被一米多深的大雪堵住去路。亚林只能肩背邮件,手里拿着铁锹,一边挖雪开路,一边慢慢上山。当雪被冻住时,他只好用手抓住冻硬的雪块,在雪地上爬行,因体力消耗大,气力不足,多次从山坡上滚下,滑到了山谷,衣服、裤子被尖利的冰块划破,手掌也磨出了血泡。为了在上午11点准时与外方交换邮件,为了在当天投递完中国边防部队各个哨卡的邮件,亚林凌晨4点便开始步行,虽然只有10多公里,他却艰难地走了6个多钟头。

        古如:雪山深谷飞鸿雁

        年过半百的古如,普通而坚毅。

        从1984年9月开始,古如就一直在西藏那曲古露镇邮电所担任乡邮员,至今27年。

        担负着古露镇所属的1个寺庙、14个行政村的步班邮件投递任务,同时负责青藏一级干线邮路沿线邮件接发和2个乡、22个自然村和1个寺庙的邮件分拣工作——古如的任务不轻!

        他的邮路,往返投送里程460公里,最远的投递点距离镇政府30公里,每天平均接发青藏一级干线邮班2趟,投送一次邮件要涉水过河8次,经过3座桥梁,艰苦异常!可古如一走就是27年,从小伙子走成了半大老头,风雪无阻。“为那些交通条件不便利,信息闭塞的农牧民群众投送报刊、邮件,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是我最高兴的事!”

        1997年严冬,那曲遭受四十年不遇特大雪灾,气温骤降到-40℃,无线电台和报刊成为唯一的对外信息联络方式。为了能够及时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传达到每一个救灾点,古如默默地背起了邮政挎包,消失在漫漫风雪中,去为农牧民群众投递党报党刊、邮件。为了在投递过程中保证邮件不被风雪淋湿,古如把邮包放在自己的怀抱中,走走歇歇,歇歇走走……就这样,在风雪中艰难地步行30多公里,走村串户,投完了20多件包裹、1800多份报纸。夜深时分,当古如投完最后一份报纸回家,手脚已然麻木,失去了知觉,连茶碗都端不起来。

        27年来,古如在藏北高原的乡间小路上,顶风冒雪走过了上万公里的艰辛路程,投递邮件数千件,报纸51万份。从来没有丢失、延误一个邮件,也没发生一次用户投诉。

        拉巴次仁:绿衣使者递真情

        52个党政机关、11个部队、1个乡、17个村——这是拉巴次仁的工作范围。

        日均投递里程56公里,日均投递报刊2200份、信件包裹550余件——这是拉巴次仁每天的工作内容。

        拉巴次仁担任的乡邮投递段是拉萨最长的乡邮路线——这里地域辽阔,冬季漫长严寒,工作环境艰苦。

        有一年下大雪,路被雪封,可五保户次仁的汇款单和现金却不能耽误。这条邮路可是全乡最长最陡最难走的。途中,他翻山越岭,一脚浅一脚深、艰难地走了整整1个多小时才到达了北淀三村。当他把钱一分不少地交到次仁手中时,这个老人一时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拉巴次仁段上藏族的村子都在山坡山头上,交通只能靠走,又不通电话,有时还没有手机信号,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很缺乏,拉巴次仁的邮包就成为藏民们的小药箱、针线包、小杂货铺。帮乡亲带的东西多了,邮包也就从一个变成了三个、四个,重量也增加到了三、四十斤。

        在一次录取通知书投递期间,有一天,因为分发人员疏忽,把原本属于江苏东路投递的一件特快通知书错分到拉巴次仁的段上。拉巴次仁深知上学对孩子意味着什么。他二话不说,带上通知书,沿着投递路线寻找,每到一个小区见人就打听,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在夜晚九点多钟终于把通知书递到那位考生的手中。看着考生充满喜悦的笑容,拉巴次仁说:“我希望更多孩子考取。他们能上学,家乡就更有希望了。”(本报记者 杨 亮)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