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看新闻,鲜有人不会为媒体不时能抖出猛料而惊叹其挖新闻的本事。然而,近日再度出现的英国《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却使人不得不大打问号。感慨之余,实在难以认同、更说不上佩服一些西方媒体的职业操守。
《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已算不得新闻了。该报雇佣私人侦探,用窃听电话的非法手段获取“内幕”新闻。2005年,《世界新闻报》多次报道关于王室的内幕新闻,包括查尔斯王子膝盖受伤等高度隐私,引起王室重视并报案,警方和反恐部门介入,揭开了窃听奥秘。当事的私人侦探马凯尔和王室新闻编辑古德曼在2007年已被送进了监狱。《世界新闻报》拿封口费和多个控告人庭外和解,散财消灾,息事宁人,事情才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但是,真相远非人们以为的那么简单。被窃听的对象其实比公众原先知道的要多得多,不仅有社会名流,还包括很多谋杀案被害者家属、伦敦“7·7恐怖袭击”受害者家属、阵亡英军士兵家属、政界人物甚至有竞争关系的媒体记者。窃听丑闻牵涉到的不仅是掌控《世界新闻报》的传媒大亨默多克的新闻集团,甚至还包括首相卡梅伦,因为《世界新闻报》的主编布鲁克斯是他的好友,副主编寇松被卡梅伦点将出任他的发言人。
何以真情拖到现在才曝光呢?诱因是上个月英国法庭在审理少女多勒尔被谋杀一案时,其父母在强忍痛失爱女的悲痛时,还不得不承受被告方庭辩时的阴毒攻击。舆论一时大哗,一边倒地无限同情受害方家属,质疑英国司法的公正性。值此风头,有媒体爆料《世界新闻报》监听多勒尔父母电话,误导警方办案,导致舆论愤然,用多勒尔父母的话说,《世界新闻报》简直“没有人性”,包括福特在内的多个企业立即中止了在《世界新闻报》的广告。窃听丑闻再次成为千夫所指的热点事件。
其实,运用非常手段获取新闻在英国远非《世界新闻报》一家。据《泰晤士报》报道,很多媒体都雇佣私人侦探来获取隐私信息。例如,一位名叫威塔莫尔的私人侦探就被32家媒体的305名记者、编辑雇佣,这些媒体既有英国广播公司、《泰晤士报》、《观察家报》这样的主流大媒体,也有《每日邮报》、《每日镜报》、《星期日镜报》、《星期日邮报》等小报。
何以这么多媒体都愿意走雇佣私人侦探这根钢丝绳呢?因为他们相信,谁抢到新闻,谁就可以卖出新闻产品,赚到钱。《泰晤士报》7日的专栏文章披露,有的英国媒体掌门人传授经验,称造舆论、煽情、制造轰动效应、报道血淋淋的灾害是办好报纸的不二法门,并用高额报酬奖励下属和其父亲编写读者来信。《每日电讯报》日前的专栏文章揭示,有的英国名记在新闻报道中移花接木,随意嫁接时间地点来源等新闻要素,并美其名曰“知识的准确”压倒一切。这些经验之谈让人不禁不寒而栗,联想到近年来西方媒体对中国报道的诸多失实,疑惑顿时释然:原来是先入为主,并非是技术性失误。
《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说明了什么问题呢?《泰晤士报》7日的专栏文章认为,这是因为市场对新闻的需求,尽管读者不喜欢这类获取新闻的方式,但读者愿意掏钱买这样的新闻产品。《卫报》7日发表评论则认为,窃听丑闻表明,民主制度的正常制约和平衡功能在过去两年多并没有发挥作用。评论表示,对窃听丑闻,执法的警方“不诚实,回避,冷漠”;行政的新闻媒体监管机构软弱无力(一度为《世界新闻报》的窃听丑闻洗白);立法的议会不是被吓退了也是失效了;而号称第四权力的媒体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旁观者不禁疑问:何以如此?
默多克于7日宣布,有着168年历史的《世界新闻报》将于本周日出版最后一期后关闭。忍痛断臂,不失精明。但很明显的是,这不太可能阻止警方调查、公众质询以及司法诉讼,更不太可能消解人们对西方媒体职业操守的疑问。
(本报驻伦敦记者 郭 林 本报伦敦7月1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