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古时,我们不乏管鲍之谊、范式守信、商鞅立木这些经典故事。
千百年来,人要“以信立世”,这样的信条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们铭记传承。
今天,我们再提诚信,更显迫切和必要。因为,当下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面临着诸多的诚信问题。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企业、组织,或多或少都在被诚信问题所困扰。
2002年,有70年历史的知名企业南京冠生园正式启动破产程序。“陈馅事件”使得南京冠生园的企业形象一落千丈,“南冠”月饼在全国范围内被撤柜;2009年,曾经是知名的乳品企业三鹿集团,因“三聚氰胺”事件,在半年的时间内宣布破产,相关责任人受到了法律的严惩,“三鹿”品牌从此倒下。今年的“3·15”食品质量大曝光,掀起了瘦肉精风波。肉制品企业双汇集团,在短短数月内,品牌形象跌至低谷,损失惨重。近期,滥用食品添加剂,更是引发了公众的担忧。
诚信到底怎么了?诚信到底在哪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讲诚信真的可以吗?当馒头被染色,当免费体检变成诱导消费,当农民工工资被拖欠,当论文被剽窃,当银行信用记录可以买卖的时候……人们的内心感到诧异和震惊。
启蒙之初,父母便教育孩子要做一个诚实的好少年。踏入校门之后,在课本上可以学到“一诺千金”、“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等等,这些寓意诚信、赞美诚信的故事表明,诚信教育几乎从未离开过我们。然而对照现状,诚实守信,似乎已成为一种奢侈。
现实中,提到诚信,几乎人人都说很重要,应该大力提倡。几乎每一个企业,也都标榜诚实守信、货真价实。可偏偏心中明了、口中诺许的诚信,有些人在实际行为中却要背弃。诚信在文字上、话语中“高居庙堂”,而在现实面前往往变得不堪一击。面对如此情形,各界人士纷纷呼吁要守护诚信。从这些呼声中,可以看到社会的渴望,可以读出人人心中深藏的诚信理念和良知,以及对社会高扬诚信之风的冀望。事实上,对于失信,人人厌恶,人人诛之。
构建诚信,有人寄望于制度的设计。制度对于构建和弘扬诚信固然不可或缺,但这只是停留在“外因”层面。诚信,本是一种品德,其基本的特征全在于内心的自律。从整体来说,诚信是个社会问题。但说到底,社会的诚信其实就体现在每个人的身上,是一个关乎每个人的修养、品质的问题。企业的诚信问题,其实也是人的诚信问题。其中包括企业负责人的诚信,管理人员的诚信,职工的诚信等等。
一个社会的诚信状况如何,关键要看社会中每一个人的诚信状况如何。如果人人都讲诚信,那么整个社会的诚信之风便盛。讲诚信,始终离不开每一个具体的人。一个社会的诚信文化建设,好比是在建一座大厦。“根基不牢,地动山摇。”很多时候,诚信之风的养成,关键在于每一个人内心的坚守。诚信的构建,需要的是人人从我做起,严格自律。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们普遍追求的一种价值观念。古往今来,诚信为人们广泛推崇,成为立身处世、人际交往、经济活动的基础。“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凭也。”诚信无论对于国家民族,还是对于每一个人,都是一种宝贵的品质。一个人不讲诚信,难以在社会中立足。一个企业不讲诚信,最终难逃道德的谴责,甚或法律的严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一些案例已经说明,失信者必不长远。失信最终得来的,必然是数倍的代价,甚至是没有退路的绝境。
诚信是一种品格、一种操守、一种境界,也是一种涵养。弘扬诚信文化,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人人参与、从我做起,点滴累积、久久为功。真正的诚信,即“推诚而不欺,守信而不疑。”诚,说真话。守,见真行。心口如一,言行一致。一次诚信不难,难的是坚守诚信。“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只有人人“心信得过”,“矢一片诚心”,方可形成风气,孕育诚信社会。(本报记者 张俊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