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于1992年的东方学院还不满20岁,它年轻;办学以来,培养了18000名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它茁壮。黑龙江东方学院社会主义公益性办学方向和对教学改革孜孜不倦的探索也得到了领导和教育界同行的关注和肯定。前教育部长周济来学院视察时说:“东方学院的奉献精神、改革创新精神和实干精神创造了奇迹,值得所有教育战线上的同志们学习。”黑龙江省省委书记吉炳轩到学院调研时称赞:“你们办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全省人民感谢你们。”
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朱孔军在该校考察后感慨地说:“东方学院是一所值得关注的民办高校。第一,在这里,我感受到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可以概括为奉献精神、实干精神和创新精神。每位教师对这所学校都饱含深情,对学生都饱含感情。第二,我感受到一种机制,这种机制是否也可以说是东方机制,这种机制在创新上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学校的办学定位上,坚持社会主义公益性办学方向;真正按照教育家办学,教授治教的理念来办学;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坚持‘应用性、职业型、开放式’的定位,而且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紧密地去落实这个定位,这是非常好的。”
他进一步说:“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上的积极探索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东方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灵活、务实,敢于创新。学校坚持应用性的人才培养定位,实行错位竞争,专业设置灵活,紧扣市场和社会需求。课程体系创新,突破知识本位,强化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强化实践教育,使实践教育成为每一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坚持个性化培养、差异化培养,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
黑龙江省原副省长戴谟安认为东方学院的成功有两个因素:一是该校的办学方向是正确的即坚持社会公益性办学,虽然是民办,但并不是私有,不属于创办人,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这个方向非常明确,他们这种“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棵草去”的无私奉献办学精神,形成了一种凝聚力,吸引了黑龙江各高校的优秀教师来东方学院工作。到现在,该学院依然坚持这个办学方向,绝对不以营利为目的,这个很重要。二是根据社会需要进行大胆的改革。民办大学的生命力在于质量,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取得家长的信任和社会的认可。同时学校面向社会、面向企业开门办学,无论是专业设置还是人才培养的模式,都进行不断的改革。培养的学生既掌握了基本理论知识,又有比较强的动手能力,这使得学生走向市场时有信心、社会需要、企业欢迎。
哈尔滨工业大学高教所原所长赵汝祥指出教育是一项公益性事业,这是办大学的初衷,东方学院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学校没有投资方也没有老板,办学者首先考虑的是如何真正办好教育,将钱真正用于教育者及受教育者身上、用于学校发展建设上,注重达到六方满意:即学生及家长、职工及家属、学校领导、社会、企业、政府满意。其次,学校重视专业建设。办大学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办专业,学校要生存就必须从办学特色和专业特色上下工夫、做文章。东方学院的办学者从建校起就从专业建设上下工夫。学校凡是开设一个专业均聘请在本专业领域学术造诣深、教育理念新、有威望的资深教授担任主任教授,主持专业教学工作,负责拟订本专业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青年教师的培养、学术交流等发展规划和工作方案,提名聘请任课教师,监督和检查教学质量。再次,东方学院重视就业。
学院把毕业生质量及在市场的竞争能力作为学院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以毕业生成才率、就业率作为东方学院教育质量的检验标准。毕业生以其专业与社会需求紧密接轨,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够较快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而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
记者感言:在东方学院采访的日子里,笔者有一个非常强烈的感受,就是生活和学习在这里的人都很快乐。因为在这里,唯一的目标就是发展教育,唯一的目的就是为国育人,因为明确所以简单,因为简单所以纯粹。在这里,专家学者感受到了自由和尊重,学生老师感受到了真诚和充实。在东方学院你会发现所有领导、教授的办公室里都很简陋:粗糙的水泥地、破旧的长条桌、笨重的老式电脑,没有老板台、没有空调。但学生的教学实验室却是另一番景象:一流的仪器设备、先进的教学用具,还有大笔的用于学生教学、实习和就业的经费投入。学生就业没有任何捷径和秘诀,只要用心就能做好,东方学院对学生真的很用心。(本报记者 朱伟光 本报特约记者 张士英 本报通讯员 刘德深 杨海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