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本报从今天起开设《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西藏人家》专栏。专栏将通过一户户西藏人家60年来生活的变化,以小见大,折射雪域高原沧海桑田般的历史变迁,反映西藏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展现西藏各族干部群众在中央关怀、全国支持下,全力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精神风貌。让我们从记者一家一户的采访和饱蘸感情的文字中,共同见证这段历史。
25岁的拉萨姑娘德吉央宗在林芝波密县农村当大学生村官快3年了,看起来平凡的岗位,她干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她带出了一支30多人的农民艺术团,外出商演每年创收近10万元,还受邀参加了广州亚运会赛时文化演出。曾帮她代课的大学生小伙次仁朗杰被她打动,两人去年7月在林芝波密县喜结连理。
爱跳舞的女大学生
拉萨北郊娘热路上的一家小商店,是德吉央宗出生和出发的地方。1986年她在这里出生;2008年她从这里出发到林芝“下乡”。
德吉央宗的父亲曾在地质队工作,常年不在家。她和妹妹更多时候和母亲一起生活。德吉央宗从小爱跳舞,从中学到大学都是班里的文艺骨干。2004年,她考入西藏大学。大二时,父亲不幸因患肝病去世。姐妹俩的学费花销都落在经营小商店的母亲肩上。“我每年学费住宿费约5000元。大三学费学校给免了一半,大四时我考了全班第二,学费得以全免。”德吉央宗说。
2008年大学毕业,她成了波密县古乡古村的一名大学生村官。“妹妹去了沈阳读大学,家里就我母亲一个人,她肯定舍不得我,但还是鼓励我到林芝来。”她说。
“海选”出来的艺术团
村民白天种地,晚上聚在一起跳锅庄舞,快乐,但收入却不多。刚到古村后看到这一幕,让爱跳舞的德吉央宗生出一个想法——组建农民舞蹈队给大伙创收。
当年10月底,她在村里选拔舞蹈队员,村里52户几乎家家都“派出”了选手。通过“海选”,挑出了32名队员。艺术团取名“扎西古措”,意为吉祥的古乡湖。“这支队伍如今发展到39人,年纪最大的已63岁了。”
队员们原来只会跳当地的锅庄舞和波卓舞,德吉央宗就利用晚上、周末等业余时间手把手地教大家热巴、弦子、洛巴等舞蹈,甚至还教了交谊舞。
组团1个月,正巧赶上波密县组织“文化下乡”,德吉央宗带着17个队员参演,尽管大家连统一的演出服都没有,依然“一炮走红”。
扎西古措艺术团逐渐有了名气,演出形式也增加了小品、说白、乐器演奏等。参加林芝地区农民文艺演出比赛,该团获得了1金1银3铜共5枚奖牌,成了林芝当地响当当的农民演出队。
去年11月,扎西古措艺术团受邀到广州亚运会进行赛时文化演出,村民们第一次坐上了飞机。
随名气而来的是不断增加的演出机会。古村一家俱乐部邀请他们去给游客表演,每小时演出费从最初的200元涨到了400元。波密县搞“文化下乡”也常常叫上他们,每人每天的误工补贴从几年前的50元涨到了如今的100元。仅此一项,每个队员每年能增收两三千元。
“舞蹈缘”结出了爱情果
德吉央宗身形娇小,容貌清秀,总乐呵呵的,如今是波密县很有名望的舞蹈老师。附近的嘎郎村也准备组建艺术团,多次请德吉央宗去做培训。
2009年,林芝藏族小伙次仁朗杰从浙江大学毕业后到古乡工作,担任乡政府的文书。有次德吉央宗到县里办事,为了不耽误教舞蹈的进度,她请有舞蹈功底的次仁朗杰帮忙代几次课。“后来,我没请他来,他依旧每天从乡里跑到村里来。慢慢地,我们俩就走到一起了。”德吉央宗羞涩地说。
去年7月份,两人在波密县举办了婚礼。婚礼当天,艺术团的成员专程到县城为两人庆贺。“大家端着青稞酒,一起跳舞、唱歌。”
新婚3个月后,次仁朗杰被调到了林芝地区科技局,一般夫妻俩一个月团聚一次,还大多是次仁朗杰趁着出差机会才能回家。“但我们在网上经常聊,聊家里也聊艺术团,电话更是天天打。”德吉央宗说。
最让德吉央宗牵挂的还是独自身在拉萨的妈妈。由于工作太忙,德吉央宗每年只能回家探望一两次。“妈妈很理解,总劝我把工作做好。妈妈在,家的感觉就在。”(新京报记者 陈 博 光明网记者 廖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