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7月08日 星期五

    毛泽东力荐王稼祥

    作者:中央文献研究室助理研究员 毛 胜 《光明日报》( 2011年07月08日 15版)

        误失街亭,是诸葛亮一生中的一大败笔。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诸葛亮错用马谡。诸葛亮为什么如此偏爱马谡呢?一个不容回避的因素是,在蜀汉政权中存在两个大“山头”,即以诸葛亮为首的外来荆襄势力和以李严为首的本地益州势力。为了巩固荆襄势力的主导地位,诸葛亮不惜冒险,让马谡镇守街亭,希望通过一场硬仗来树立其威望。

        谈到这里,笔者不禁想到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时力荐王稼祥的事。七大是在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时刻召开的,它的一项重要议程是选举新的中央委员会。这项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七大能否开成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经过反复酝酿,七大从各方面的代表人物中选出了44位正式中央委员,王稼祥不在其列。为此,在选举候补中央委员前,毛泽东专门做工作:王稼祥同志“虽然犯过路线错误,也有缺点,但他是有功的”;“我认为他是能够执行大会路线的”。选举的结果,王稼祥以第二高票当选。

        毛泽东为什么要力荐王稼祥呢?除目前比较普遍的说法,如王稼祥在遵义会议上投了“关键的一票”,为纠正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和右倾投降主义错误起了重要作用,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基于增强党内团结的考虑。王稼祥与王明、博古等人同属留苏学生群体,在党内担任过重要领导职务,也犯过“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毛泽东看来,他能否当选,对于团结来自不同地方、不同部门的同志,对于团结有过意见分歧甚至冲突的同志,对于团结犯过错误的同志,都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在中国革命的特殊环境中,由于干部来源不同,或因为认识上有意见分歧,往往会产生不同的“山头”。这是自然存在的事实,并不可怕。但“山头主义”却是人为造成的,一旦产生,就会严重影响党的团结。为了消除“山头主义”,维护和增强党的团结,毛泽东始终倡导和坚持“五湖四海”的用人政策,对于那些曾经犯过错误的同志,要坚持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当他们承认和改正了自己的错误,能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就应该给予信任和重用。此外,还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以防止和克服“山头主义”的滋生蔓延。

        诸葛亮偏爱马谡和毛泽东力荐王稼祥,都是属于领导者用人的选择,但两者却有很大区别。客观地说,诸葛亮为相期间,巩固荆襄势力的意图基本上是实现了,尽管他不得不挥泪斩马谡。但他为了巩固荆襄集团而借故杀掉李严,这样的做法严重损害了蜀国内部各派力量的团结,诸葛亮死后,蜀国很快就灭亡了。毛泽东力荐王稼祥,则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坚持“五湖四海”的用人思想,这对于党内团结和党的事业,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可见,正视“山头”的客观存在,同时坚决反对“山头主义”,坚持“五湖四海”的用人政策,才能处理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才能使干部队伍团结得像一个和睦的家庭一样,胜利推进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