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7月08日 星期五

    从跟随者到领跑者

    ——记南车青岛四方股份公司自主创新之路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7月08日 10版)
    几名设计人员在CHR380A动车模型前(7月4日摄)。 新华社发

        6月30日,万众瞩目的京沪高铁开通运营,由南车青岛四方股份公司研制的46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CRH380A高速动车组,再次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这些高速列车作为京沪高铁的核心技术装备,在高速、安全、环保等综合技术指标上均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高速动车组发展起步较晚。可喜的是,正是南车青岛四方股份公司这样走自主创新之路的企业和成百上千的优秀科技人员,研制出CRH380A高速动车组,让我们从“跟随者”在短短数年间变成“领跑者”。

        赢在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上

        南车青岛四方股份公司是一家有着111年从业历史的企业,1952年7月,他们制造出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并陆续创造出多个中国铁路工业第一, 被誉为“共和国机车车辆的摇篮”。

        可以说,不断创新是青岛四方股份公司的传统。高速动车组是世界轨道交通装备产品高新技术的大集成。南车四方股份公司在研制CRH380A之前历经了两个创新阶段。第一阶段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过程中,进行了全面的研究试验,在引进高速动车组技术上进行了110项优化设计,在完成60列时速200-250公里动车组项目的基础上,通过对编组形式、动力配置、车型设置、减振降噪等方面的创新,成功制造出时速250公里长编组动车组和世界首创的卧铺动车组。

        创新实践的第二阶段是自主提升创新阶段。这个阶段公司在京津、武广、郑西等线路进行了一系列综合线路试验,对高速条件下的系统行为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探索,对动车组的牵引性能、车体强度与模态、转向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提升与优化,突破了制约速度提升的关键技术,成功研制出CRH2型时速300至350公里高速动车组,并为CRH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在联合攻关中创新

        2008年2月,科技部、铁道部共同签署《中国高速列车自主创新联合行动计划》,南车四方股份公司成为新一代高速列车的主导研制单位。

        CRH380A的头型美观大气,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个概念设计取材于长征火箭的新头型,在设计过程中,南车四方股份公司就完成了20种头型概念设计,10种头型三维流场数值分析,5种头型风洞试验,共进行了17项75次的仿真计算,760个工况(不同运行环境)的气动力学试验和60个工况的噪声风洞试验,完成520个测点22项线路测试,最终面世的新头型的各项技术性能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在CRH380A的研制过程中,在关键技术的突破过程中,南车四方股份公司与清华、北大、浙大、中科院等21所(家)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搭建产学研用联盟。这种联合攻关模式,最终实现了动车组系统集成、头型、减振降噪等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近几年仅在高速列车领域南车四方股份公司获国家专利213项,制定技术标准107项。

        培育完善的试验验证能力

        创新体系建设中很重要的环节就是试验验证体系,设计运行时速达380公里的动车组,世界上没有先例可循,南车四方股份公司经历了目前历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科学研究试验。在京津高铁,他们进行了半年17大类1800多种不同运行状况的科学试验研究,探明了高速列车在平原运行的规律。在武广高铁,他们进行了11个月的试验研究,完成了高速运行空气动力学等项目的研究试验。

        依托高速动车组项目的实施,南车四方股份公司不仅培养起一支在全球同行业中堪称一流的人才队伍,而且已快速地转化成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他们在2009年国内轨道交通装备行业率先突破百亿元大关的基础上,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65亿元,今年将突破260亿元。

        从“跟随者”到世界“领跑者”,南车四方股份公司仅仅用了7年时间。“其实,完成时速380公里的CRH380A,只是我们迈出的第一步。我们还有‘撒手锏’——时速500公里的高速动车组我们也已经研制完成,并且已经试运行了11个月、10多万公里。”——在南车四方股份公司工程研究中心,一位科技人员这样对记者说。

        本报记者 凌 翔  本报通讯员 窦 新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