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7月07日 星期四

    一位独身老人32年的助学梦

    ——记全国优秀教师蒋国珍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7月07日 06版)

        1979年,因被错划为右派而下放到农村种地的蒋国珍终于重返教师岗位。平反后他的第一个举动,就是将国家补发给他的22年的工资共计9600元,一次性捐出用于教育事业。此后,对家境贫困和品学兼优的学生给予资助或奖励,成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那一年,他49岁。

        2011年7月1日,在首都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蒋国珍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这是他一生之中所获的最高荣誉。今年,他81岁。

        32个年头的人生岁月,这位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罗坊镇的离休教师,用他那矢志不渝、艰苦而充实的善行义举,写就了一个感动中国的助学传奇。

        他一生独身,无儿无女,但亲似儿女的学子遍及九州,近两万名学子得到过他的帮助。

        翻开蒋国珍那本发黄的笔记本,可以看到一连串的学生名字和数据:敖辛伦,1350元;皮秋根,3350元;廖小杰,4800元……这些名字和数据并不完全。32年来的风雨岁月,蒋国珍究竟捐助了多少困难学子,他自己都忘了。但——

        罗坊镇的山山水水不会忘记。1983年,蒋国珍因病提前离休,虽然离开了他所热爱的教师岗位,但却没有因此而停止对学生们无私的关爱。他主动与罗坊镇下山桥中学联系,对每学期期终考试成绩前50名者,分等级每人分别给予5元、10元、20元的奖励。对一些家境贫困面临辍学的学生,蒋国珍开始十几元、几十元地代交学费,让他们得以继续上学。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以及农村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上不起学的贫困学生越来越少,蒋国珍转而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他先后在下山桥中学、罗坊中学、下山桥小学、罗坊小学等学校设立奖学金,并通过罗坊镇关工委等单位对贫困学生进行捐助。

        曾被资助过的莘莘学子不会忘记。如今在新余市邮政局工作的敖辛伦忆及往昔,激动依然:“当我1988年考取省邮电学校时,父亲突然去世,母亲因悲痛、忧虑导致左眼失明,家里一贫如洗。就在我迫于无奈、准备放弃求学的时候,蒋国珍老师主动给我写信表示会资助我完成学业,让我在极度痛苦中见到了曙光。”

        对孩子们的捐助,蒋国珍是慷慨的,而对自己的生活,蒋国珍却俭朴得苛刻。

        两间加起来不到30平方米的旧土房,一张破旧不堪的老床,两床旧棉被,一张旧书桌,旁边一排装满红薯干的土陶罐,几条旧板凳,一个用砖头砌起的一尺多高的燃柴式灶台——这曾是这位独身老人居住了数十年的家。前不久,蒋国珍终于搬进了罗坊镇下山桥小学旁的一座小院落,房舍条件改善了不少,可家当除添加了煤气罐、煤气灶、电灯,床还是那张老床,书桌还是那张旧书桌,土陶罐里依旧装满红薯干。

        蒋国珍的侄女蒋根英说,蒋国珍每月有3000元离休工资,在村里收入算高的,可老人始终坚持自己种地种菜,并把卖棉花、白菜、红薯得来的钱都用于助学,自己每天吃饭的花销只有1到2元钱,每天早上用红薯蔬菜加一把米煮成混合饭,就是一日三餐。他买一条毛巾,要剪成两段,分两次用几年。为了省钱,他还学会了裁剪,穿的衣服都是自己一针一线缝成。在一般人眼里,这位老人生活中的物质享受近乎接近于零。

        从北京载誉归来,谈及感受,蒋国珍依然难掩内心的兴奋与激动。他说,今后更要牢记使命、敢担当,继续把捐资助学活动深入地开展下去——在罗坊镇各学校的帮助下,他已收集到全镇300多名困难学生的资料,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在其中选100名左右贫困学生进行资助。

        “我没有儿女,所以我把天下的孩子都当作自己的儿女。通过他们,我延续了我的希望和梦想。”蒋国珍说。

        本报记者 胡晓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