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7月05日 星期二

    一家百年银行的新魅力

    作者:本报记者 温 源 《光明日报》( 2011年07月05日 10版)

        6月23日,“第九届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奖”揭晓,中国银行名列“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第2名,再次蝉联金融行业“最佳雇主”首位——这份来自全国700余所高校近20万学生的认可足以印证一个百年大行的崭新魅力。

        “首家在境内外上市的国有商业银行”、“中国唯一一家连续22年入选世界500强的企业”、“民族金融业的中流砥柱,中国融通世界的重要桥梁”……在辛亥革命硝烟炮火中诞生的中国银行为即将到来的百年诞辰列出了这样一份出色的成绩单。

        服务:“垒大户”到“亲小企”

        “两年前,我们以自有的十项国家技术专利和部分固定资产做抵押从中行贷款了200万元,去年又贷了500万元,今年准备再贷800万元。现在银行银根偏紧,不知我们这样的中小型企业能否贷到款。”7月1日,北京安科管道工程科技公司老总路民旭走进了中国银行北京市中关村支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不仅贷款顺利获批,而且继续执行基准利率。说明中行是真心支持我们中小企业发展。”

        路旭民的公司不是唯一的受益者。响应中国银行创新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战略规划,北京分行“中关村科技金融服务中心”2009年成立以来,已经为300多家中小企业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金融服务。

        中国银行行长李礼辉表示,从过去拘泥于计划经济的框框,经营管理以自我为中心,到如今构建起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全方位满足客户的金融需求;从过去“等客户上门”到如今“列好企业名单,逐家上门营销”;从过去“垒大户”到如今“亲小企”,发展方式和经营理念的转变带来了中国银行服务价值的持续提升。

        效益:资本扩张到集约经营

        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中行与其他银行一样,走的是一条粗放式发展道路。从1985年到2004年,中行总资产增长了15.3倍,贷款增长了20.6倍,存款增长了28.3倍,机构增长了17.7倍,但账面税后利润仅增长了8.5倍,资产质量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

        2003年底,中国银行作为首批试点银行之一启动股份制改革,并于2006年成为首家在境内外资本市场发行上市的国有商业银行。

        插上资本的翅膀,中行翻开了跨越式发展的新篇章。不再是简单的规模扩张,代之以科学发展为指导,积极转变发展方式,企业发展从由贷款为主驱动转变为以产品和服务来驱动,从资本消耗型的经营模式转变为资本节约型的经营模式,从粗放式的经营转向集约化和精细化的经营。

        2006年至2010年的五年里,中行资产总额年均增长17.13%,税后利润年均增长28.11%,非利息收入占比由19.25%提高到29.86%,不良信贷资产余额和比率逐年下降。经营效益增长超过资产规模的增长,收入结构更加合理,资产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持续发展模式基本建立。

        发展:向国际一流银行迈进

        是什么让中行在一百年的风雨历程中,历经数次金融危机而傲然屹立于国际金融企业之林?可能每个中行人的答案都是一样的:转变经营机制是关键。

        过去,中行董事会全部由执行董事组成,与党委班子、管理层班子基本重叠,缺乏制约机制。如今,规范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董事长、监事长、行长分设,形成了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管理层之间权责明晰、有效制衡、协调运转的法人治理结构。

        过去,中行实行多级经营、多级管理,管理层级多达四到五级,每一级机构都有信贷、财务、人事等审批权限。现在,信贷业务审批权集中到总行和一级分行。

        过去,企业不完全按照商业原则实施信贷审批;如今,中行完全根据商业原则自主审贷、专业评审,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担风险的市场主体。

        通过创新发展来提高竞争力,通过转型发展提高效益,通过跨境发展扩大全球布局,中行转变发展方式的脚步走得坚实。“中行的战略定位是以商业银行为中心,多元化服务,海内外一体化发展的大型跨国经营银行集团。我们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机遇,继续实施发展战略规划,大力推进创新发展、转型发展、跨境发展,到2020年将中国银行真正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商业银行。”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满怀信心地表示。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